王垚烽:重视“讲话搞抄袭”背后的官话沉疴

28.03.2014  10:08

  2月26日,吕梁交城县委组织召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县委书记李志安做了动员报告。但随后有网民举报称,李的报告抄袭自一周前吕梁市委书记高卫东的讲话稿,仅仅将原稿中的“我市”改为“我县”,抄袭比例超过九成。日前,吕梁市新闻办证实上述情况属实,且在近日召开的交城县委常委会上,李志安已就此事做了检讨。(3月27日中国新闻网)

  照搬照抄顶头上司的讲话原稿,而且谈论的还是“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话题,这位县委书记的胆子可真够大的。考虑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要义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也多次强调“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反对党八股,所以仅仅让“抄袭书记”李志安内部检讨了事,如此处理力度显然过轻,有包庇、护短之嫌。

  不过,倘若对当今官场内情稍有了解,对于抄袭文件、讲话稿这样的事情又并不会感到特别吃惊。事实上,“天下公文一般抄”在不少地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尤其是一些重要会议,比如地方两会或党代会的报告,除非今年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提法、措施,否则,与去年甚至几年前的讲话稿对照来看,可以说基本上没什么两样。不仅“去年工作总结”、“今年目标展望”以及“自身建设”三段式框架不会改变,甚至连一些具体的措辞、用语也大多雷同,至少是换汤不换药。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固然有相关官员(主要可能还是其秘书或报告起草人员)偷懒、取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长久以来形成的官话模式有关。其中,最通行的一种做法就是复制过去的措辞,或者照搬上峰的提法。以至于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上头提出一个什么说法,下面马上“遍地开花”;中央提科学发展,各地官员开口闭口就都是“科学发展”,一时间“科学发展”似乎成了一个框,任何事情都能往里装。

  虽然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会出事、安全保险,但同时也导致如今官员们讲的话、做的报告普遍四平八稳、空洞无物。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官话说久了、听久了,不仅自己不当它为一回事,并且以为别人也是听过忘记。结果抄袭的胆子越来越大,抄袭起来也越来越心安理得,直至九成以上照搬照抄的地步。问题是,这样的讲话说来有多大的价值呢?有道是“言由心生”,如果连讲的话都不是有感而发,还需要东搬西凑搞抄袭,那么能“把讲话落实到行动中”才怪了!

  在某种意义上,李志安抄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讲话稿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背离,是亟需改变的“四风”。所以笔者建议,与其空对空地高谈什么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妨就以此次抄袭风波为切入点,从改变说话开始,在语言上先行整改纠风,说不定还能收到一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