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金:常回家看看,非要写到法律里?

19.12.2013  12:31

  北方网:超六成老人靠电话联系子女

  南都社论:农村老人的自杀问题值得社会关切

  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长沙八旬老人坐公交车只为找人说话

  并不用提供数据作为支持,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公认的事实;也不用举什么例子,养老的倒金字塔结构在诸多家庭普遍存在。中国的养老压力以及老年人家庭问题,一直被默认为是家庭事件而非国家大事,即便在家庭内部,本该正面的问题也被边缘化,面对养老,更多的人是选择了无奈和沉默。然而,当上面几则新闻报道出来到时候,你的心是不是沉重了许多。养老问题,以及关爱老人的问题,往小的说是家庭问题,但很多这样的问题同时出现的时候,那它就是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有很多,而且还会越来越多。其实他们没有别的要求,到了不能照顾自己饮食起居之时,当年养的“”,到现在能防“”。

  城中的老人,遇到儿女们经常不回家,可以让多参加活动,可以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回家看看。那么,试想一下远在农村的父母怎么办了,特别是没有子女在身边的老人,或者有的连电话机和手机都不知道用的,他们该怎么办呢?

  一个家庭的问题,慢慢的演变成社会化的问题,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开始演变成极端化的问题。对于老有所养,老有所终的中国人居然会选择上吊自杀,而且还不止一个,说明这个问题已经比较严峻,不得不发人深省。

  其实出门在外儿女都会恋家,也没有不想家的游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子本就连心,父母也当然会想念千里之外的孩子。既然互相想念,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老人家,无奈的将自己的骨肉告上法庭呢?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在人情味这么浓的中国,难道这一切就一定要明文规定,并且写在法律文书里面吗?

  那为什么会导致自己的儿女经常不回家呢?工作压力大,家庭压力大,是很多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为了生计很多人都是在外务工,背景离乡,过的也并不好。自己不能照顾老人无非就是三点造成的。一是没有足够的精力,也就是说没有时间,二就是贫困所致,根本无法照顾老人,所以才会有把老人家丢在老家,通过电话联系联系。三就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回去和老人生活在一起。

  经过几次调整,现在的法定节假日也多了很多,出除了11天的法定节假日之外,未婚职工拥有20天的探亲假,这加在一起应该有时间去探望生我养我们的父母,应该有时间回家看看。由于假期太少的原因就是很多企业没有将国家规章和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强令工人加班,克扣其假期。由于本着省钱的态度或者不方便回家等等原因没有经常回家看看的就是贫困问题导致,那么就应该致力于去改变这一部分人的收入问题。由于压根就不愿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这一小部分人可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取得改变或者改善这一部分人的行为,应该奖优罚劣,是这种人越来越少。

  百善孝为先。父母当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将我拉扯大非常的不容易,现在的我们理应让父母安享一个幸福的晚年。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做不到这一点了;但我们可以常回家看看,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时候后悔莫急,追悔万分。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关于空巢老人的报告和研究以及新闻资料,很欣慰的是看了很多解决办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会比较好: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在关爱“空巢老人”问题上加大力度,社会效果会突出显现,同时也要加大社会对养老等问题投入的力度。

  二:当务之急就是,乡镇为单位,建立养老社区就近解决,老人的养老和医疗,以及孤独、孤单等问题。养老院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可以一解燃眉之急。

  三:恪尽孝道是传统美德,对于恪守孝道的子女,社会要给予表彰,这是社会的导向问题,与其批评坏的,还不如引导好的,要在道义上谴责做得不好的人改过自新,形成良性循环。

  四:组织义工,或者是志愿者,解决目前最急需要解决的空巢问题,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让家多点人情味,让社会多一点人情味;让家庭多一点爱,让社会多一点爱。

  (张水金  周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