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调解”调出文明新风

05.12.2015  20:12

日前,丰城市《在基层党组织建立矛盾纠纷“金牌调解”的免费“社会法庭”》荣获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项目创新最佳案例奖,成为全国30个最佳案例之一,是江西省唯一获奖县市,“金牌调解”项目已经成为该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

近年来,丰城着力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在改革创新上迈出新步伐,成立了一支由500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金牌调解”队伍,建立市、乡、村三级党组织“金牌调解”制度,为群众打造免费的“社会法庭”,目前已受理并调解大小各类矛盾纠纷179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有效防控了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民转刑、非正常死亡等纠纷激化事件发生,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

融洽了基层干群关系

现在邻里发生纠纷,都会找‘金牌调解’,群众相信我们会公平公正处理。”丰城河洲街道党委宣传委员杨柳芳说。自从当上调解员后,她成了单位的大忙人,不光要处理分管的工作,所挂点紫云社区的家长里短、矛盾纠纷也要参与调解处理。但她常说,党员干部忙一点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要辜负了群众的信任。

2012年,丰城市创新方式,率先在基层矛盾频发的小港镇、河洲街道建立矛盾纠纷“金牌调解”制度。设立了“金牌调解室”,金牌调解员由综治、公安、司法、法院、信访、民政等部门有专业知识的干部担任,同时还邀请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职工等“五老”共同参与。几年来,在“金牌调解室”里,这支素质高、政策熟、懂法规、公道正派的调解员队伍,通过专业知识的权威解释,耐心细致的情感疏通,公正公平地处理了大量的邻里、家庭、劳务关系等矛盾纠纷,赢得了群众的信服,大家亲切地称赞“金牌调解室”是免费的“社会法庭”。

丰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熊荣贵说:“我们把这些有专业知识或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干部群众凝聚起来,让他们共同参与金牌调解,既接地气,又真正让群众信得过,金牌调解在群众中有好口碑,越来越多的人要报名担任调解员和观察员”。

2013年丰城市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乡(镇、街道)基层党组织中建立“金牌调解”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金牌调解流程》和《调解员职责》等一系列制度。随着方案制度的不断完善,调解员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基层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更有效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群众高兴地说:“‘金牌调解’这种形式好,不仅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而且让干部与群众走得更近关系更亲,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强”。

加强了基层阵地建设

采取租赁、借用、置换等多种途径来改善,从而全面落实579个村、居委会(社区)金牌调解室的办公场所,做到有调解室门牌、有会议桌椅、有规章制度、有调解台账,有专人管理。

村民们都说:“以前有矛盾纠纷,还要跑镇里、市里,费时费钱费力,现在金牌调解室有了固定的场地,在‘家门口’就把问题解决了,方便了许多。

为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化办公,丰城还筹资为每个村委会配备了一台电脑。该市荣塘镇各村支部就利用“荣塘网?党员之家”网站,建立了一个维权维稳中心,有效维护了该镇31100多名在外创业经商人员的各种权益,同时该网站还成为荣塘镇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

每个季度,丰城市都会邀请专家学者对调解员进行培训,讲授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参加培训的已达8320人次,有效提高了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各乡镇参照村组干部的管理,落实调解员每人每年至少1000元的绩效工资。河洲街道紫云社区老党员调解员艾红霞说:“当上金牌调解员,就像重返了工作岗位一样,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也让我人生更有价值。

促进了基层风气转变

邻里众乡亲,端坐听我言,村规民约歌,常说当聊天……”在丰城各乡镇,经常可以听到村民传唱这样的五字歌。

针对部分陈规陋俗,丰城市相关单位专门创作了金牌调解“三字歌”、“四字歌”和村规民约“五字歌”,编写了《打一场架的成本》等通俗易懂的调解手册,让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

小港镇党委负责人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行金牌调解,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更好地在基层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赌博等一些不良现象减少了许多,群众更喜欢健康的娱乐方式了。

金牌调解”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调解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矛盾纠纷对症下药。还建立了回访制度,对调处成功的案例,安排调解员定期上门进行跟踪回访,督促双方履行合约,防止矛盾纠纷反弹。干部进村入户变得更勤快了,倾听民意、访察民情的渠道更宽广了。

小港镇党委组织委员冯国军,4年来亲历过不下50次的纠纷调解。他说:“每次回访,带去的是为群众办事的诚心,收获的是群众的满意与支持”。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除了详细的记着每一起矛盾纠纷的调解经过,还写着每次回访时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杜玉康) 

供稿:丰城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