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金银花”更名之问拷问“利益代言”?

14.08.2014  12:30

  昨日10时37分至16时2分,拥有18万粉丝的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通过其实名认证微博@御史在途连发13条微博,称国家食药监总局为利益集团代言,国家药典委把南方地区传承上千年的“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把金银花作为山东“忍冬花”的专用名,“给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造成无比重大的经济损失”。(8月13日新京报)

  实名举报的陆群是以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干部身份举报国家食药监总局,动机是质疑国家药典委2005版《中国药典》对“金银花”更名背后可能存在“利益代言”行为,而正是这种“利益代言”致使南方金银花众多种植花农遭受经济损失。目的是促进政府部门纠正错误,阳光执政。为此,陆群称,此事经过了大量的调查取证,所发13条举报微博仅是抛出“一砖头”,随后还会有“重磅炸弹”。

  从主观来看,陆群微博举报食药监总局执政行为,矛头主要集中于两大疑问,其一,2005版《中国药典》对南方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依据何在?其二,2005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作为山东“忍冬花”的专用名,涉嫌“利益代言”。由此,我们可预见,陆群所指“重磅炸弹”的证据必然围绕这两大疑问追问下去。

  从客观分析,此次微博举报,挑起的是一次南、北金银花之争。姑且可用两个名称来替代,南方金银花为“山银花”,北方金银花为“忍冬花”,《中国药典》为区分南北金银花,将南方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进行收载,使金银花这一含有巨大商机的冠名权专属于“忍冬花”。由此,北方“忍冬花”占胜了南方“山银花”取得金银花的冠名权,进而出现北方花农获利千万,南方花农血本无归。


  值得关注的是,“忍冬花”与“山银花”之争,介入了媒体运作,一篇刊载于2005年7月15日《人民日报》第六版的《山银花不是金银花种植要小心》文章引发了争夺战“天秤”的倾斜,随后湖南卫视质疑九间棚公司董事长刘嘉坤所说,“两者有凉性、热性”之分,对商界永道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策划的《百万山银花遭淘汰,紧缺10亿株金银花花苗》等4篇报道进行回应,称是诋毁和幕后黑手操作。一时纷争突起,围观者疑惑,谁是谁非无法判定。

  陆群微博举报食药监总局是直指“忍冬花”与“山银花”之争的来源核心,举报原国家食药监局局长、现国家药典委常务副主任委员邵明立涉嫌“为利益集团代言”。如果陆群后续的“重磅炸弹”能够说明“金银花”更名的来龙去脉,那么为“利益代言”背后所拷问的不仅是良知,也有可能涉及腐败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