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前三季度大中型钢企主营业务亏损552亿元

29.10.2015  10:52
原标题:中钢协:前三季度大中型钢企主营业务亏损552亿元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杜燕飞)10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今年第四次信息发布会。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在会上表示,当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新低,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严重,前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达552.71亿元,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境地。

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1.19点,10月份第三周跌至59.83点,比年初下跌28%,跌幅超过全年跌幅,钢材价格指数持续突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低点。“钢材价格已经连续4年下跌,但是像今年下跌这么剧烈还是前所未有的。”朱继民说。

同时,今年以来,粗钢表观消费量一直保持负增长,前9月同比下降5.2%,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8.56%。朱继民说,经济增长对于钢材消费的带动作用逐步减弱,钢材消费强度下降明显,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历史。

粗钢产量也出现负增长,1至9月,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下降2.14%。朱继民表示,这在我国钢铁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说明2014年很有可能是我国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的标志。

此外,与钢材价格一路下跌不同,1至9月,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了两次反弹,每次涨幅接近30%,目前基本在每吨55美元上下波动,这种价格背离极大吞噬了钢铁行业的利润。

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正在陷入全面亏损境地。中钢协数据显示,前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万亿元,同比下降19.26%,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281.22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达到552.71亿元。

解决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只有两种途径,增加需求或者减少供给。”朱继民说,当前经济环境下,只能从减少供给入手,首先解决产量过剩的问题。从前9月的生产数据看企业已经在减产,但是与需求下降幅度相比,减产力度仍然不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

朱继民提醒,“谋转型”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各个企业的做法要各具特色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可以是多产业聚焦发展,也可以是打造品牌和区域竞争力,可以是大力推进产融结合,也可以是把效率作为优先突破的重点。

朱继民表示,要运用“互联网+”来促进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产业链结构再造,让上下游产业间的大企业集团形成供应链关系,实现按需创新、按需生产、按需订制的物流方式,最终实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