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铁人”徐明:为了祖国的强大 献身航空

03.10.2015  23:15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2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 实习生 何晓龙)徐明,中航工业洪都数控机加厂技术室组长,高级主任工艺师。拥有授权专利2项,申请专利4项。先后获得2014年洪都公司劳动模范、“十佳青年”、“猎鹰之星”、江西省“技术能手”、“优秀师徒”,中航工业“优秀党员”、杰出青年等光荣称号,并被授予中航工业“L15型高级教练机设计鉴定项目”个人三等功,有“中国蒙皮镜像铣第一人”称号。一路走来,徐明已经工作了20年。20年下来,他的头发稀薄了,人更加沉稳了,在大家心目中,一副标准的邻家大哥模样。

  工人大哥:弟兄们碰到问题,喊句徐明活就理顺了

  在洪都数控机加厂成立的第二年,怀揣着对数控加工的喜爱,名列前茅的毕业生徐明进到了厂房。当师傅把他领到普通铣床边上时,他当时就懵了,不是上数控吗?师傅一句话,这是规矩,做得好,一两年后可以选拔到数控上去。徐明不多说了,卷起袖子,在普铣上动起脑筋来。

  不到一年,徐明成为第一批调到数控机床上的3个人之一。“徐明是我最得意的弟子”,徐明的第一任师傅自豪地说,“他是我带过的徒弟中悟性最高、最能吃苦的一个,小伙子特别迷这活,每天别人都下班了,他总缠上来问上大半天才走。我在操作,他会认真记下每一个要领。一般人都要带三个月才能独立工作,当时他只用了一个半月就能独立工作了。

  从那时候起,大家就发现徐明爱钻的个性,越是难题,他越喜欢搞得清清楚楚。当了几年数控操作工,他把分厂加工的零件摸了个遍,弟兄们碰到问题,喊句徐明,人一到,活就理顺了。

  再后来,就是担任副工长。在几十个人的大工段里,徐明依然从容应对。完成任务,没问题;带出尖兵,没问题;工时状元从这里出去,班组干部从这里出去。拿得出技术,带得动队伍,年纪轻轻的徐明,在同龄伙伴们面前,自然而然成了带头大哥。

  技术大哥:工艺员成长为技术带头人

  2004,徐明参加江西省数控比赛获得第一名。然而,当代表省里参加全国比赛时成绩却不行,他感到了在高效加工上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根本,在于工艺。于是2005年初,分厂把徐明调到技术组从事数控工艺编程和技术研究时,很多人为他而感到惋惜,徐明自己却高兴得很:“这是好事啊,是我提升技术的好机会!”。

  当时的技术员不多,又面临着一批新设备的调试、小组合件转数控加工。从操作回到理论的源头、标准的制定者,徐明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的牛劲上来了。他放下了那些还没成型的业余爱好,一头扎进了书本里,凑到了师傅面前,恶补理论,恶补经验。那几年,技术组攻克了数控加工仿真技术、整体座舱骨架制造工艺技术等一系列困扰批产质量的重大课题。徐明也完成了从工艺设计、程序编写到高级加工仿真等本领的飞跃,从一名工艺员成长为技术组长,俨然成为分厂的技术带头人。

  “十二五”期间,分厂繁重的生产任务,迫切需要解决有限设备的主轴利用率问题。人停机不停,用好每台设备。其中包含程序的合理性、设备维护响应周期、刀具供应准备、材料生产准备等一系列问题。徐明的优势是对设备的熟悉,如同对掌心的纹路一样,知道机床的脾气性格。徐明知道自己的责任。作为核心成员,每天在厂房各个部位串接协调,统计、分析、优化、组合,迭代,白天连着黑夜,硬是与大家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将主轴利用率大幅提升了,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徐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工作狂,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做事从不会拖拉,因为你一旦拖拉了,徐明就会督促你,帮助你一起把它做完了。”不善表达的徐明,脑子里想的就是行动,再行动。

  行业大哥:为了祖国的强大,我将继续努力下去

  2014年洪都公司要完成C919大飞机前机身、中后机身大部段的首架交付。公司早一年引进了亚洲第一台蒙皮镜像铣设备,以解决大蒙皮的加工问题。这个“庞然大物”,运行机理特别,程序编制复杂,机器磨合调试需要透彻摸清。公司慎重考虑后,让徐明来担任蒙皮镜像铣蒙皮零件攻关队队长。

  徐明心里清楚,这是件大活,棘手活。与外方的交流困难倒是小事,藏点私也理解,工作逻辑和程序模块都是第一次接触,还是第一次用的铝锂合金,要兼顾薄蒙皮和双曲蒙皮加工,能让它听话,优质完成我们的产品生产,就象摁着恐龙跳迪斯科,根本找不到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索前行。
拼了!徒弟李响说,“他就是个‘铁人’。航空城新厂房尚在装修,漆味很浓,他都一直在现场编程调试,赶都赶不走。他说军令如山。

但困难一直在追着他和团队伙伴们。因为各种不可预见的原因,他们一连接受了六次失败的打击。看到昂贵的材料变成了废品,懊丧的徐明直揪自己的头发,要是再多想想、多照顾其他因素就好了……没愣怔多久,徐明还是擦完眼眶边的泪水,率先打起精神,“兄弟们,重新开始,仔细,再仔细!

  徐明的妻子回忆,有天从航空城回到家,已经十二点多,刚躺下十多分钟,他又跳下床来,疾步而去。第二天才知道,他突然想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连夜打电话叫醒了操作工,一起驱车回航空城上机床了。“真拿他没办法。

  第7张蒙皮成功试制出来了,精美的外形,精准的尺寸,近乎完美的展现在所有人眼前。压在胸口的巨石终于放下了,攻关大哥徐明一路看着蒙皮成功装配上C919,才放心地睡了个安稳觉。

  这场尖刀项目的攻关战,让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蒙皮镜像铣第一人”。它所代表的航空制造高端装备发展方向,将支撑起洪都的新装备、新项目,洪都的新希望。

  如今,徐明的一天就是从办公室到机床旁、从公司到航空新城、白天黑夜连着转,同事们佩服徐明的旺盛精力。徐明却说,兄弟单位很多先进人物都在为制造系统的先进生产力提升做功课,我还仅仅是在机加制造上想办法,时间紧迫啊,做不好,心不安哪。

  二十载春秋,徐明满腔热情、无怨无悔,将全部的青春和才华都奉献给了洪都这片热土;二十载寒暑,他创新超越、勇争一流,以孜孜的追求和不懈的奋斗,写下了一曲绚丽的青春乐章。在成功和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着自己朴实的本色,用他的话来说:“这只是我应该做的,献身航空、振兴国防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了洪都的发展、为了祖国的强大,我将继续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