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总裁意外身亡迷局:员工讨要工资或诱发抑郁症

15.01.2014  10:14
中铁总裁意外身亡迷局:员工讨要工资或诱发抑郁症 - 上饶之窗
来源: www.srzc.com

  1月10日,有消息传出,中国中铁(601390)提议为英国高铁车站建设支线。而在此之前,中铁早盘跳空低开,股价最低探至2.52元/股,创近半年的新低。然而,这一切已与白中仁无关。

  白中仁是中国中铁执行董事兼总裁。1月4日下午,传出他跳楼身亡的消息,给外界很大的猜想空间。接近白中仁的人都不愿意说太多,而外界又无法知道内幕。“无论功过,都已成为过去。”一位受访者如此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从履历上看,白中仁一直在铁路系统。而铁路系统近年频繁东窗事发,于是给人留下巨大的猜想空间。白中仁的死或许与铁路的第二波反腐浪潮来临有关,但这一揣测尚未得到证实。同时,白中仁的死也将中国企业家的集体抑郁和健康红灯统统亮在了公众面前。

   纵身一跳

  白中仁是在1月4日下午从自己家中楼上跳下,经抢救无效去世。

  中国中铁事后的公告并没有透露白中仁意外逝世的原因。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高度评价了白中仁的贡献,称他对中国中铁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中铁的巨大损失。公司董事会对白中仁生前为公司所做的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其不幸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在依据《公司章程》指定一名副总裁代行总裁职责之前,暂由公司董事长代行总裁职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对外表示:“挺可惜的,他4日上午还到单位工作,想不到回家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近年患上抑郁症,部分原因可能是公司债务负担重,个人压力大,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而相关媒体从其家属处证实的情况是,白中仁近来患有抑郁症。

  受白中仁死亡消息的影响,中国中铁A股股票接下来的几天早盘跳空低开,1月6日股价跌幅达4.2%,收于每股2.51元,创下自2013年7月23日以来新低。

  公开资料显示,1983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的白中仁,最初在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从事铁路勘测与设计工作,之后历任中铁一局(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副局长,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经济师,中国中铁董事、副总裁、总经济师,2010年6月起担任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白中仁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13年12月31日,他参加南宁广雅大桥等项目的开竣工仪式,之后与该市市委书记余远辉举行会谈。会谈中白中仁表示,中国中铁希望能抓住南宁的发展机遇,继续在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南宁市展开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助推南宁经济发展。

  有内部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白中仁经常深入施工一线,超负荷的工作让他有些体力不支。早在2010年9月,白中仁视察中铁五局三公司施工的深圳市最大在建地铁站——地铁5号线太安站时, 观看过程中,白中仁走到光滑的柱子前,拍打了一下,高兴地说:“这么光滑,干得真不错。”

   欠账拖累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中铁主要从事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及房地产开发,其中,基建部分是中国中铁主要收入来源,2013年上半年包括市政、铁路、公路在内的基建项目收入达到2007.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05%。

  近两年来,铁路建设投资回暖,中国中铁占据了国内铁路建设很大市场份额,业绩也开始有所好转,不过由于铁路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并未缓解,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负债依然高企。

  王梦恕透露,公司债务压力确实过重,负债率太高,有的子公司甚至超过90%,如中铁五局便曾在破产边缘。由于年关将至,又发不出工资,前几天中铁一局和中铁四局的员工曾来讨要工资,“这事儿动静闹得挺大,估计直接诱发了白中仁的抑郁症。”他说。

  “公司所属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局面,个别单位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种状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企业生产经营将难以为继。”中国中铁副总会计师张继华曾一度表示,“我们资金紧张,拖欠铁路施工企业工程款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地增加,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三角债’问题。”

  原铁道部自2010年对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进行修订,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由95%降低至90%。所以,铁路建设公司的资金积压不断加大。据统计,截至2011年3月31日,中国中铁1013个铁路项目,业主扣留质保金348亿元,欠拨工程款225亿元,报部待批变更设计139亿元,拖欠到期质保金21亿元。在这些项目中,中国中铁垫付资金总额高达161亿元。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中铁应收账款曾高达907.8亿元,较2010年底增加了近100亿元,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69.99亿元,2010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为-6.19亿元。

  铁路工程拖欠工程款的业主囊括了各大地方铁路局,包括北京铁路局、沈阳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广铁集团、南宁铁路局、成都铁路局、武汉铁路局等;而拖欠工程款的主要项目多为德龙烟、云桂铁路、向蒲、京沪等国家或地方重点项目。

  根据中国中铁公布的2013年半年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达45.91%,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是-70.90亿元,应收款项余额为1560.72亿元,较年初增长12.79%。

  去年,中国中铁A股股价下跌了10.37%,全年报收于2.68元。此前,中国中铁的2013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纯利同比增长46%,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8%。分季度看,中国中铁一至三季度分别实现纯利14.79亿元(同比增长30%)、20.08亿元(同比增长119%)、27.69亿元(同比增长88%)。

  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受益于铁路、公路、机场、市政项目建设投资回暖,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纯利62.57亿元,同比增长46%。机构表示,中央政府对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态度十分明确,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该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截至去年9月30日,公司未完工合同总额14221.23亿元(其中基建板块11534.24亿元,勘察设计板块193.89亿元,工业板块164.67亿元),约为2012年营收总额的2.9倍。有机构预计,该公司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0.79亿元和105.3亿元。

  这家在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137位,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位的大型央企,也因为债务重压“快要撑不住了”。

  据中国中铁财务部部长杨良介绍,“铁路施工企业的项目毛利润率只有8%多一点,纯利润率只有1%—2%,因为欠款问题,我们实际上早就已经在亏损。”

  张继华认为,铁路建设前几年提出“低成本跨越”,实质上就是由施工企业垫资,“成本没打足,自然会形成一系列拖欠问题。”

  原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称,到2010年底,铁道部的资产负债率为57%。建设单位欠债问题已经引起铁道部重视,余邦利表示,“铁路资金应该是有保障的,当然也是有压力的。”

  债务方面,2013年中铁的数据也未见明显恶化,截至2013年10月31日,中国中铁总资产6265亿元,负债5319亿元,资产负债率84.8%。相比2011年82.64%的负债率,增长不算太快。

  针对白中仁“因债自杀”的传言,该公司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于腾群1月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公司的债务和风险是可控的,公司业绩亦在好转,并不存在负债过重的问题。他指出,尽管中国中铁的负债率比较高,利润也不太高,但是其行业属性决定了该公司更多是为了解决人员就业问题,利润率很低,负债率与同行相比亦是类似,并不特殊。

  对于辞世原因和是否患有抑郁症一事,该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并无直接回应。于腾群称,“这么大的公司,作为公司主要领导有压力是正常的,但是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也是正常的。”

  心理重压

  “中铁内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白中仁得了抑郁症,平时也看不出来,大家只是发现白中仁近年憔悴了不少。”王梦恕就此事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白中仁曾表示过“整夜睡不好,心理压力过大”。

  “抑郁症”是一种以精神抑郁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语言行动缓慢,时间持续在两周以上。常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病情严重时,患者悲观厌世,反复产生自杀企图和行为。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60%以上有其生物学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的高度隐蔽性成为其最高危的因素,因为大部分的抑郁症病人一般不会主动去医院的,这种无法消散情绪往往被患者和家属当做简单的“心情不好”,但可怕的是,心情的“灰霾天”始终挥之不去。

  近年来,因抑郁症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企业家和高管频频出现。2011年,山东证监局下发监管通报,要求各公司建立健全高管健康管理制度,起因就是当时山东兴民钢圈(6.67, -0.13, -1.91%)年仅51岁的董事长王嘉民因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几年前,均瑶集团时任董事长王均瑶以38岁之龄溘然长逝,一位与浙商群体相熟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王均瑶的辞世也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女性高于男性。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中青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更应引起注意。由于抑郁症的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处于工作年龄段,严重的抑郁症中有15%自杀而死,位居各类心理和精神障碍之首,号称“第一心理杀手”。

  在某投资公司做高级投资经理的李先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压力确实很大,他经常半夜从睡梦中惊跳起来,尤其是做项目的时候。

  “典型的抑郁症患者是极具雄心的管理人士,他们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干得很好,不停地逼迫自己,从不休假。最终,他干过了头……”一位前投行人士称。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完美主义者患抑郁症的概率更大。

  “中国企业家的健康状况相比2011—2012年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每况愈下。从我们2012—2013年的体检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家体检指标异常率超30%者从8项已经上升到10项,其中颈椎异常、血脂异常指标及骨质减少或疏松体检异常率均超五成。”爱康国宾集团医疗管理部助理总经理兼北京区医疗管理副总经理张小晋接受采访时透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目前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抑郁人口多达1.2亿。其中高知、白领、文艺界及企业高管一族,由于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抑郁症发病率尤其高企。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白中仁跳楼自杀,这样的悲剧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一位受访者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