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食用农产品质量拧紧安全阀

13.11.2015  12:05

  今年以来,铅山县共完成基地农产品农残抽检样品1006个,监测合格率达100%;完成省级监督抽查任务22个,合格率达100%。食用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这也得益于政协提案的推动。

  在年初召开的铅山县政协十四届六次全会上,章美燕、黄祖献等5位委员联名提出了《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消费安全》的提案,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源头监管,严厉查处违禁药物的使用;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管理系统;创新激励机制,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合采纳委员意见和建议,加大投入,完善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建设,在各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农残快速检测仪,实行蔬菜、瓜果从种植到生产,从运输到销售的全程安全监控;加强培训,组织农户参加科学用药培训15期120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在引导农民使用低残留、高效、广谱农药的基础上,加强农药监督执法,开展专项整治,严防违禁投入品流入农产品生产环节,立案查处农药违法案件3起,发现问题农药5种200余件,确保施入农田的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符合国家标准。与此同时,该县还大力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优质稻无公害化栽培技术,逐步完善和规范了茶叶、优质稻、红芽芋、食用菌和部分蔬菜生产等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创建了6000亩的河红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0000亩的现代红芽芋标准园区和50000亩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积极扶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全县共获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9个,绿色农产品标识6个,有机食品标识13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61个。 (余道开)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