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铆紧商业诚信链条电商责无旁贷

27.05.2015  12:42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日前报道称,北京的吴女士在京东商城上出现了苹果翻新机。对此,京东方面昨天回应称,所售出的iPhone商品均有正规可靠的供货来源,在商品入库、仓储存放、配送等环节有着严格的管理流程规范,确保全流程都能保障“正品行货”。针对报道中所出现的问题,京东将和相关单位部门一起,继续深入调查。(5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如果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吴女士这次闹心的网购经历,应该说一点儿也不过分。网购的“”苹果5C手机使用才一个多月就“罢工”、苹果特约维修站经检测认为该手机“有可能是改装过的”、315投诉热线协调后京东只答应给吴女士换新机、工商部门介入后京东虽然同意退货但是拒绝赔偿……不仅仅是吴女士,我相信,这一连串的遭遇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无法开心起来。

  京东当然不是苹果5C手机生产厂家,而且苹果方面的客服明确表示,并未授权给京东销售,但这显然不是免责的理由。即便是通过其他正当渠道取得了苹果手机的销售权,不管问题出现在那一个环节,作为终端销售商,京东有责任也有义务妥善处理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购物纠纷。既然权威部门已经检测出该手机手机为非正品,就应该主动退款并依照相关法律做出三倍的赔偿,可是京东故意推诿并缺乏诚意的表现实在再令人失望。

  从事商业零售,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纠纷在所难免,作为商家应以诚信对待消费者,主动承担责任。特别是像京东这样在网友中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购物网站,更应该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诚信中树品牌,在诚信中求发展,在诚信中创辉煌。可是,在处理吴女士网购苹果5C手机因为出现质量问题而产生纠纷这一事件中,京东的表现不够积极、不够主动、不够阳光,让人看不到一个知名电商应该拥有的商业诚信。

  众所周知,商业诚信是商品经济时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商德之魂。然而,一些商家为了一己私利,却错误地将“无奸不商”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座右铭,用牺牲消费者利益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效益,这从长远来看显然无异于饮鸩止渴。今年年初,大批中国游客前往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锅,这乍看起来是少数人对中国制造缺乏信心,甚至还有点崇洋媚外的心态,而实际上这是中国企业在为自己原来的不诚信买单,这样的教训不该忘记。

  虽然商业诚信只有简短的四个字,但它却寄托着商品经济时代人们的期盼与信仰,它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种在社会商业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只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由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构建商业诚信并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单位的事情,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多一些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商业诚信这根链条才能更牢固、更完整。

  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商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但是公众所担忧的问题是,电商的商业诚信难以与其业绩同步发展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有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工商系统受理网络购物投诉7.78万件,比上一年度增长3.57倍,这意味着网络购物的投诉增长速远远高于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速,这是个令人不安的信号。虽然因为网络购物产生纠纷不完全是电商的过错,但是作为经营主体单位,完全有责任妥善处理好每一件纠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铆紧商业诚信的链条,这一点电商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