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露天铜矿江铜德兴铜矿晋升国家级绿色矿山

15.09.2014  21:00

    新华网江西频道9月15日电(记者李美娟 张卉)15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建设大会正式确定了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名单,其中包括亚洲最大露天铜矿江铜德兴铜矿,德兴铜矿也是我国第一家顺利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绿色矿山。

    德兴铜矿2009年10月向中国矿业联合会申报,并于2011年3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首批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之一。按照编制的《德兴铜矿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3年来,德兴铜矿较好完成了“规划”中的建设目标。今年8月7日,德兴铜矿以高分首个通过现场验收。

    据了解,“绿色”不仅仅只是颜色,也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简单恢复,而是对矿山企业的管理、科技、社会责任心等方面的综合考量。“绿色矿山”经历了周边环境的美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技创新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业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

    德兴铜矿开发建设经历了三个工程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德兴铜矿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的环保投入就达到1143.5万元和2.12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4.53%和9.67%。

    1987年,德铜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历经近十年的试验研究,成功在纯尾砂上种植了水蜡烛和无叶节节草等植物,使尾砂无覆土植被恢复成为可能。随后,植被复垦覆盖至露天采区边坡、废石场等地。如今,矿区492公顷可复垦废弃地,80%以上都进行了生态恢复。

    从1988年三期工程开工建设至今,德铜生产能力迈上10万吨、实现13万吨日处理能力,生产发展进入稳定期。然而,同所有的资源型矿山一样,德兴铜矿同样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未来矿山主体资源衰竭,企业将何去何从?

    德铜于90年代就开始对低品位矿石以及金、银、钼、硫等伴生元素的回收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德兴铜矿抓住“”这个影响 “绿色”的关键点,进行了一系列“治水”工程:修建拦砂坝,新建生活废水、工业水处理站;将工业废水一分为三,分别用于废石场喷淋堆浸、与碱性水中和后作为选矿用水、废水处理站处理成达到排放标准的清水。

    近几年,江铜还斥资3.92亿元,在德铜先后完成了包括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系统在内的十一项环保设施完善工程,为绿色矿山又添新硬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