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教育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11.10.2014  12:30

  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实验室,簇新的塑胶跑道和篮球场,整洁的学生宿舍和餐厅,绿树成荫的植物园,每一间教室都有电子白板……近日,记者走进大段中心小学,一幕幕崭新的教学景象映入眼帘。这是铜鼓县在2011年荣获“江西省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后,大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建设的坚实步伐。

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带溪乡柳溪小学是一所农村教学点,只有一、二年级26名学生。过去,教学点是一栋低矮的旧平房。去年,县里和村里共同集资60多万元,新建了一所四合院式的学校。我们走进2年级教室时,二年级教师刘石生正在使用电子白板给学生上语文课。学校有教师休息室、食堂、乒乓球室、图书室,有各种教学器材、体育器材价值5.5万元。
  “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家长可以放心外出务工了。”带溪乡柳溪村在外务工青年钟芳菲说。
  近年来,铜鼓县将上级转移支付危房改造项目、校舍维修项目、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等资金,尽量安排给村小及教学点,县里还出台奖补政策,调动乡镇投资农村中小学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去年至今,全县投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投资近2000万元,配备农村学校电子白板、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目前,铜鼓县有农村中小学校32所,已完成标准化建设的达到19所,正在建设的7所,其余5所纳入规划建设,教学、运动、生活等设施和功能性用房均达到省最新颁发标准。

农村教师幸福感大幅提升

  港口乡水坪教学点是铜鼓最偏远的教学点,该校教师谢洁心说,她们的特殊津贴700元/月。
  据悉,铜鼓县把农村教师的津贴分等级发放,离县城最远的、最偏僻的乡村,教师每月可拿的津贴最多,离县城较远、区域较偏僻的乡村和离县城最近的乡村教师每月拿的津贴递减。农村教师特殊津贴60元至700元不等。
  为使农村教学点教师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铜鼓县由县级财政统发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比照公务员标准落实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并且由县财政统一安排了教师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在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今年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的李菊伦、邹盛彬均为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教师。
让铜鼓农村教师感到幸福的不仅仅是工资、补贴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更看重的是各类面向全体农村教师的培训。县教育局长刘东国说:“近年来我县对农村教师的政策倾斜着眼于两个提高:提高生活待遇,提高教师素养。而面向全体农村教师的专业培训则是提高素养的快捷途径。

农村教学质量不比城里差

  大段中学有教师36人,其中第一学历本科的22人,大专学历的14人。“最近3年,学校引进10名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来校任教,老师以满腔的热忱投入教学工作,学校充满青春的气息。最近几年,学校考取重点高中的考生都在50%以上,今年达到了53%。”校长邹至光说。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学质量,近3年来铜鼓县共引进、招考录用162名大专以上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学校,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的问题。
  棋坪镇罗坊教学点原来3名教师都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平均年龄50多岁。2009年他们全部退休后,县里调入刘茹、方芳、黄银雪3名大学毕业生。在刘茹老师的带领下,学校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刘茹、黄银雪所任教的学科分别名列全县第一、第二。
  说起教学质量,棋坪镇罗坊村的村民尤为自豪,2013年全县理科状元、2014年全县文科状元均出自罗坊村。
  如今,全县各中小学在推广田径队、文艺队、乒乓球队、竹竿舞队“四队”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各自校情,选择特色项目,努力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一校一品”特色鲜明。2011年,铜鼓师生自编节目《竹藤花》受邀参加CCTV模特大赛总决赛颁奖晚会;温泉石桥小学被中科院授予“中科院科普示范基地”;温泉实验小学是江西省唯一一所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教室”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