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拒绝20亿元投资 保住绿水青山

12.03.2015  15:42

  江西铜鼓县森林覆盖率达87.2%,居我国南方之首。“走进铜鼓这个小山城,水是清的,山是绿的,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大凡到过铜鼓的人都会发出如此感叹。多年来,该县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全过程。新年伊始,该县又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将按程序报国家环保部审批,在创建国家生态县的进程中写下浓浓的一笔。

  ■赖水源、李秋秋、信息日报记者陈国菊文/图

  举全力呵护自然生态环境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天然珍稀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而在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铜鼓各乡镇,南方红豆杉总数有80多万株,直径10厘米以上的野生红豆杉约50万株,且树龄在1200年的达上千株。该县还拥有全世界迄今有记载的最大原始野生红豆杉生态群落,凭借得天独厚的红豆杉资源,该县于2012年荣膺“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美名。

  铜鼓的生态美景数不胜数,面积达1万公顷的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日流量达5000立方米的天然温泉、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个个青山共林海一色的美景,是大自然赐予的厚爱。

  面对一方好山水,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县的创建。多年来,生态保护成为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考核重要内容。对家园的珍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于是,该县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为有效推进生态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生态经济促进三大产业升级

  该县将生态发展精准定位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适度发展新型工业、放手发展旅游业”三大产业上。

  近几年,该县在有机农业上做足了文章。截至目前,年销售收入在500~2000万元的农业企业有7家,2000~10000万元的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39家。该县农业局茶叶办的吴主任介绍,作为全省十大茶叶主产县之一、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的茶叶种植面积已达近9万亩,去年产值超过3个亿。

  一根21块钱的毛竹,经过精深加工成竹键盘、竹鼠标后,身价倍增,可实现产值1000余元。铜鼓江桥竹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改写电脑附件以塑料为原料的历史,为本县生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发挥毛竹的高额附加值还只是该县走生态工业发展新路的一个缩影。2014年,全县生物医药、竹木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亿元,年创税收1.3亿元。  

  为提高环境准入门槛,近年来,该县先后否决了3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累计拒绝外来投资20多亿元。

  近年来,“绿色游”、“红色游”、“客家游”三个主打旅游产品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升级。近三年来,该县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多亿元。

  综合整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围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该县全面开展了饮用水源环境、城乡卫生、工矿企业污染和林业秩序综合整治,使全县地表水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治理企业违法排污,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据从县环保部门了解到,2013年,全县先后关闭了8家非法企业,并关闭各类小造纸厂12家,督促8户企业完成环保治理设施建设。全县有80余家高耗低产的小型木竹加工企业,县政府全部实施了关、停、并、转,还发布了三年实现封山育林的禁令。

  生态经济建设,最终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从2011年开始,该县实现了“财政收入总量全省进位、增速全市领先”,城乡人均收入也逐年提高。如今,全县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居全省第一,14万铜鼓人共同分享着生态环境的成果。一位年纯利达10万元的种植专业户惬意地说:“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生活,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这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