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不利消息缠绕 光大银行上市遇冷

21.12.2013  14:46

  中新社香港12月20日电 (记者 黄旖琦)经过两次挫折,光大银行20日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全球第三大IPO(首次公开招股)。然而其股价上市首日便跌穿上市发行价,最后收市价跌2.8%。业界人士指出,近来金融改革以及内地流动性紧张等消息均不利于内银股板块,拖累光大银行上市表现。

  20日光大银行在香港上市,发行价格为3.98元(港元,下同),发行50.8亿H股(中国注册成立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外资股)。其中5%公开发售,但是超额认购不足一倍,上市首日股价亦遇冷,全日收报3.87元,较招股价低2.8%,成交股数2.41亿股,涉资9.32亿元。全日最高价为3.98元,与招股价相同,最低报3.78元。

  光大银行上市计划可谓波折重重。2010年8月,光大银行透露计划A股+H股两地上市,但因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股市低迷,光大银行不得已推迟H股上市计划。2011年3月再次尝试上市,但又遇欧债危机,只能搁置H股上市计划。2012年光大银行第二次重启上市计划,无奈市场持续低迷,为保护股东利益,光大银行主动暂缓上市。此次已经是光大银行第三次来港上市,几经波折终于上市成功,且成今年全球第三大IPO,集资额超过200亿元。

  香港敦沛证券副总裁黄志阳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等措施都对银行业盈利有影响。而且地方平台融资问题备受关注,加上临近年底,内地流动性紧张,多项消息均不利银行业,令投资者对光大银行存有戒心。还有今年以来已有11只内银股来港上市,投资者对内地银行股兴趣减弱,亦拖累光大银行上市表现。

  光大银行表示,此次集资所得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截至2013年9月底该行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65%和8.43%。预计所得资金将令光大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上升1个百分点,满足未来两年的资本需求。

  光大银行行长郭友20日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对于提升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只靠上市集资。未来会进行业务调整以提高盈利能力,开拓金融创新业务,亦会考虑发行优先股以补充资本,但未有确实时间表。 (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