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收费被指越减越多 应尽责任让消费者埋单

09.06.2014  14:12

  北京丰台区丰益桥居民张大妈最近遇到了一件窝火的事。去年底老伴胃病发作,张大妈在医院听说用银行卡可以在机器上自助挂号,便去建设银行开通了一张银行卡,并存入了300元。

  前些日子,老伴想去医院复查胃病,张大妈赶到医院挂号,抢到特需号后却怎么也支付不成功。几经折腾才发现,卡里只剩297元了,不够支付300元的挂号费用。到银行一问才知道,张大妈的卡因为活期存款不足500元,被扣掉了3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虽然只是3元钱,可办卡的时候没告诉我有这笔费用啊,银行随便扣费不说,还不通知我,一到关键时候就耽误事。”张大妈抱怨道。

  银行工作人员解释,小额账户管理费是根据账户存款情况系统自动扣除的,办卡时并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笔费用,而账户发生扣费时,系统并不会告知用户,除非客户定制了短信通知服务,但这种服务还要收取每月2元的费用。

  小额账户管理费是近年来很多商业银行新增的一个收费项目,它打破了传统观念里“钱越存越多”的认识,一些余额较少的账户出现一段时间不用就被清零的状况,甚至会被暂停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商业银行征收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情况各不相同,以北京地区为例,工商银行对日均活期存款不足300元的账户征收3元/季度的管理费,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则是日均不足500元,收取3元/季,招商银行规定日均资产不足1万元,都要收取每月1元的管理费,兴业银行也对300元以下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

  相对于个人账户,企业账户的小额管理费更普遍,如工商银行对日均存款额不足50万元的企业账户,每季度收取90元,交通银行对日均1万元以下的企业账户,每季度收取60元,这对一些小微企业也是一笔负担。

  据悉,近期银监会已联合发改委发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新规,自今年8月1日起有条件免收个人客户账户管理费,但记者咨询的多家银行均表示,执行这项规定需要客户自己到银行申请,银行核实清楚后,只能提供一个免费账户。

  “现在买水买电、发工资、医院挂号都要通过银行,银行服务已经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银行本身是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企业,对于这种涉及民生的基本服务收费,应该通过听证会等形式确定,决不能由银行自己说了算。”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

   理财产品“隐形收费

  突出宣传高收益率,对风险和收费却刻意不提

  时下,银行理财产品成为老百姓重要的投资品,截至2013年末,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9.5万亿元,同比增长41.8%。然而,理财产品大热的背后,是银行众多“隐形收费”暗藏其中,很多消费者对此却一无所知。

  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银行营业厅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咨询理财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均表示对银行收取的理财产品费用不知情。在银行柜台上,醒目地张贴着几款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对于银行收费和产品风险,却只字未提。

  翻阅几款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发现,这些理财产品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托管费,一款预期收益率6.02%的理财产品,扣除费用后,实际收益率只有5.6%,而且这笔收费是旱涝保收的,无论客户最终收益率如何,银行都可收取这笔费用。

  而随着理财产品销售的火爆,银行收费也是水涨船高。以广发银行“薪满益足”系列理财产品为例,其销售手续费率此前一直是0.1%,去年7月上调为0.2%,之后继续上调到0.3%,现已跃升至0.45%。记者查询其官网,却找不到详细的说明书,只有投资起点、预期收益率等情况介绍,收费情况并不在产品公开信息里。

  此外,大多数银行在理财产品合同中都会约定,在达到客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情况下,将超过部分的收益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收取。据知名财经网站同花顺的统计,2013年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大于或等于预期收益率的数量为24500款,占比53%,小于预期收益率的只有19款,占比0.04%,另有近47%的理财产品未披露实际收益率。理财产品获得了多少超额收益?银行从中拿走了多少投资管理费?外人无从得知。

  “超额收益本质上是由投资人本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只有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的投资人才能共享收益,银行作为代管人,不具备享受超额收益的资格。”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理财产品的收费属于市场定价的项目,但银行也必须按规定收取合理的费用,不能既享受高额收益又不承担风险。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