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银行曾将广告做到银圆券上 宣传储蓄好处

27.02.2015  12:36

  原标题:民国上海银行曾将广告做到银圆券上 宣传储蓄好处

  如今,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而在上世纪50年代前,储蓄曾经是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主要的理财途径。日前,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做客上海市档案馆,为人们讲述半个多世纪前银行招揽顾客的生意经。他透露,当年,为了吸引市民前来存钱,各大银行可谓绞尽脑汁。巧妙宣传、“一元起存”、保值储蓄……他们的服务理念和竞争意识真是超前。

  广告做到银圆券上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区域内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家银行。它们的竞争十分激烈,挖空心思倡导储蓄观念。其中,上海最早的储蓄银行之一——信义储蓄银行的宣传手法可谓独出心裁,直接把广告做到银圆券上,在其发行的一元银圆券的背面印了一篇妙趣横生的宣传短文。

  记者在上海市银行博物馆看到了这则颇有意味的短文。“无论男女老少穷和富,只要把随手零钱往银行里头放,到了用着它的时候,到银行里头随便付出来,就成了一笔趸当钱。”该短文一开篇便深入浅出地道出储蓄的好处,继而劝诫“生意人在有生意的时候,少叫两个局、少打两场牌,每月存几块钱在银行,到了闲的时候不愁没事做,在家不用听上人骂、受老婆的气了”。而“手艺人少掷两把色子、少抽两口烟,每月存三两元,十几年后账户里有了一千多元,也可以改行当老板了”。黄沂海说,这则储蓄宣传广告通篇白话文,内容通俗、娓娓道来,即便文化程度不高的客户也能看得懂。

  “一元起存”的生意经

  除了拼宣传,服务也很重要。创办于1915年6月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其总经理、董事长陈光甫,最早提出“顾客至上,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当时银行、钱庄不屑于普通市民小额存款,特别是银元存款,一般是不给利息的。针对这种情况,上海银行推出“一元起存”业务,且不收分文服务费。

  起初,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认为这种辛辛苦苦的“葱姜生意”,没太大意义,不是银行发展的正道。据记载,一日,有人踏进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柜台上放下一百块银元,要求柜员开一百个存折,每个一块银元。工作人员听后觉得这个客户明显是来捣乱的,准备将其轰出门,陈光甫知道后示意柜员照常办理,且服务热情周到,让对方无话可说。

  这件事经口口相传,使“一元起存”名声大噪。该业务吸引的客户大多是城市中下层劳动人民,如职员、教师、自由职业者、家庭主妇、小工商业者等,虽然单笔存款数量有限,但积少成多,又流动性不大,非常可靠。事实证明,这种业务确实是吸收社会游资的好办法,于是各个银行纷纷仿效。

  保值“折实储蓄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许多人为避免货币贬值,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而是用来储备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甚至自发组织“以物换物”的民间交易活动。了解情况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各地适时推出了“旱涝保收”的“折实储蓄”。该业务本质上是通过银行储蓄使货币保值。具体来说,就是储户存入款项时,银行将货币折换成实物价值,提取时再以当时的实物价格折算为货币付给,以保证储户的存款不受物价影响而缩水。物价上涨形成的币值差额,则由国家银行予以补贴,确保人民币职能正常发挥。

  据统计,1949年11月,上海“折实储蓄”吸收的存款从当月10日的73万元增加到月底的400万元,短短20天内增加近5倍。此外,那时上海公私营企业职工的薪水也是“折实”计发的,先是按当月米价计发工资,之后米价有下跌趋势,改按“折实储蓄单位”计发工资,由银行逐日公布计算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