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三人行
“80后”“科研大咖”“拼命三郎”,实验室、教室和家,三点一线的生活里乐此不疲,这些标签下的神秘人物,是谁?
他,便是我校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李清华博士,也是新能源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出身于福建的李清华,是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身上有着客家人的爽朗与热情,而在多年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亦塑就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说李清华是一个科研大咖,此言一点不为过。自2011年来校后,他共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七篇学术论文被列入ESI高引论文(全球分学科引用率TOP 1%),两篇学术论文被列入全球TOP权威杂志近五年引用率TOP25,单篇论文引用率超250次,总引用率超1600次,H指数22,i10指数31。目前,他还担任了“Scientific Reports”“Recent Patents on Nano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energy”等SCI国际期刊编委和客座主编。
成绩多且好到令人咂舌,但在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电科系主任伏燕军看来,“他能收获如此业绩,很自然”。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实验室几乎夜夜灯火通明,厚积薄发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成绩的取得,与超负荷的科研、工作密不可分,但李清华对此没有多言,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却回忆起了攻读博士时受教于导师的那段难忘时光,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李清华的博士生导师是华侨大学副校长吴季怀教授,一位在材料科学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让自己印象最深、对自己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师的两个理念,那就是‘思维要开放、要活跃’,‘科学实验要勤奋、要认真’。”寥寥数语的背后,却是老师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李清华将此奉为学习期间的“两大法宝”,遵从着、奉行着、实践着,受益良多。辛勤的耕耘,必孕育累累的硕果,经过博士期间的刻苦拼搏,他于2013年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的荣誉。
如今,这一理念被李清华传承并发扬开去,他将其带入了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中,“多看文献、多做实验、发散思维、勇于尝试”是他在实验室对学生说过最多的话,亦成为了孩子们的座右铭。
铿锵三人,共闯科研高地
团队默契的培养是时间和互动共同发酵的结果。在这个团队中,还有其他二人,分别是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光学博士金肖和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制造博士张芹。2013年,或是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共同语言,甚至可能就是他们几个笑称的“机缘巧合”,三个学术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如今回过头来看,这个“机缘巧合”意义重大,因为正是这样的不同专业背景才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这,也正是团队日益茁壮成长的强大助推力。
回忆起团队刚刚成立之初,三人的不同学科背景给彼此带来了新鲜感,但要一起做科学研究、要出科研成果,单单靠一些新鲜感还远远不够,相互之间的渗透融入磨合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李清华老师提议先将各自博士论文拿出来互相研读,了解对方的知识结构体系。一周后,每个人从自己的专长出发,寻找自身学科和新能源方向的结合点,从而提出科学问题。就这样,不断调研现有文献资料,掌握最新科研动态,提出科学问题,探讨可行性,再提出、再探讨,频繁往复,终于在一个月以后,团队凝炼出了全新的科研思路。“确定好科研思路只是合作的第一步,只有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够把科研做好、共同提高”,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做科研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学生的眼中,老师们都很“拼”。在实验室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个2升的大水杯。水杯“大”得有点离谱,但却正好满足了他们常常一整天宅在实验室里的需求。实验经常要从零开始,外人眼中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于他们而言,却是“家常便饭”,“我们太‘习惯’了!科学研究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走,无法一蹴而就,只有扎扎实实,经过大量的实验,不断改进实验方案才能够获得进展”,平淡的一句话,道出了科研人身上特有的坚韧与踏实。当被问及遇到分歧如何解决时,团队的小伙伴们笑着说,平日里是好兄弟好队友,碰见分歧则不会顾及颜面,每次都会直截了当抛出自己的看法,“要么说服别人,要么被说服”,科研本身就来不得半点假!
所有成功的取得都会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013年12月,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反复论证,团队拟出了一个新思路,在组会上提出时,大家都认为这个思路可行。正当大家为找到新思路而兴奋不已时,最新一期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有着类似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文章泼了他们一瓢冷水。冷静下来后,虽不免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既然别人做了,并且已经发表了,这也算是对自己思路的一种肯定,何不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呢?思维的小马达被发动,后劲无穷!他们将其作为一个方向,更进一步提出科学问题,精心设计研究方案,经过一年半的反复论证终于获得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认可,于2015年将成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上,影响因子达11.81。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出色的成绩单背后,有的也许是只有队友们才懂得的艰辛与快乐。
在学生们的眼中,老师们还都很“抠门”,从来不轻易将经费使用在提高办公条件上。至今,实验室里还只有一张一臂长“捡来”的办公桌,李清华和金肖两人“分享”着这张办公桌,坐着超市里最便宜的塑料凳,却依旧在自己的科研天地里谈笑风生、泰然自若。对自己“抠门”,但对于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所必需的材料购买、性能分析测试、对外交流培养等,老师们却从不吝啬。实验室建立之初,由于经费紧张无法购买用来储存药品、试剂的冰箱,李清华老师毫不犹豫将自己家里的冰箱搬进了实验室,至今还在使用。如今,虽说团队有了科研项目支持,但他们还是没想用于提高办公品质。在这点上,他们早已有了共识,“只有将科研经费用到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上,才是正道”。
人才培养,毕业生青出于蓝
把本科生带入实验室科研工作中,也是团队的一个特色。目前在实验室里,共有研究生3名、本科生22名。在这里,老师们手把手教授、学生们耳濡目染地学习,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各方面都有着质的飞跃。就这样,他们从初来时的一张张白纸,经过几年,绘就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图画。
看吧,陈子晗,2011级本科生,如今被保送到新南威尔士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袁永标,2011级本科生,被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还有其他四人,则考取了中国民航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继续着当初的科研梦想。他们,六人,正是2012年进入这个实验室团队的第一届学生。“当初,我们进来的时候对于科研只有热情却没有方法,三位老师不厌其烦、耐心指导,从他们身上,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知识、汲取着养分,不断成长”,虽已毕业离校,老师们曾经给予自己的帮助、鼓励、支持,还有那段实验室如家的时光,毕生难忘。
即将毕业的2012级本科生杨颖和章健同学同时被保送到了武汉光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在谈到成为实验室科研助手的初衷时,杨颖坦言被老师们的课程吸引,加入了进来。而迈出的这一步,却深深影响了她的大学四年,甚至可能整个科研生涯。在谈及进入这个实验团队的收获时,她说,最大的收获便是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科研素养,更懂得了老师们常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背后的真正内涵。“老师们都很棒,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他们是我们的标杆和榜样,我们也很想像他们一样优秀”,“像他们一样优秀”,寥寥几字,却道出了这个团队向上的力量。几年过去了,杨颖爱上了这个团队,在生活中,老师就像是朋友,跟大家无话不谈,而在学习中,老师的耐心负责也深深地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科研的过程很漫长,还需要点“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力与毅力,实验进展不顺利时团队老师们的给力指导、团队队友间重新寻找研究思路的互帮互助,让科研中的枯燥乏味、困难时的沮丧懈怠,统统一扫而光。杨颖说,有一种忙是充实的忙、快乐的忙。在实验室的这段时间里,同学们几乎没有假期、节假日,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辛苦,因为他们体会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忙碌”,一种“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充实感。
半个月一次的组会制度是这个团队的“传统节目”,更是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关键“一环”。组会前,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自己制作幻灯片,并且在组会上汇报自己的实验进度,老师根据大家的进度总结并作下一步的实验规划,而小组成员们要大量阅读最新文献,优化实验、开展实验,分析总结后确定下一次组会内容。组会通常一开就是一整天,但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毫无怨言,“每次组会都是思想的碰撞,大家很享受这个过程,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孩子们这样说。“组会制度的实行其实是给同学们以督促,只有在前期用心做实验,在组会上才能有东西可讲,而每次上台也是一次锻炼,不管是对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是对于科研的理解都是一次提升”,老师们这样说。
除了团队“领头羊”这个身份,李清华老师还有一层身份——“老班”,也就是孩子们的班主任。他所带的140831班获得校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校十佳团会等荣誉。“我是主动要求当班主任的。一名教师,不仅要会教书、传授知识,还应该努力成为孩子们人生路上的一盏灯”,是啊,一盏灯,明亮的路灯,照亮孩子们前方的路。
科研、育人两手抓,小小的实验室承载着他们教书育人的梦想;勤奋、不固化,年轻的团队蕴藏着无尽的能量。在谈到下一步的计划时,老师们一致表示:“我们不能止步不前。”他们立志将团队的科研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成为一个更富创造力的团队。“在南昌航空大学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们非常喜欢这里,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家,是臂膀是港湾,家,亦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相信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一定会在昌航这片土地上,继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舒越 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