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锋:城市融入为何难解“围城”之殇

26.11.2014  10:47

  透过都市的玻璃幕墙眺望故乡那片热土,常常有几分惆怅与无奈。外来务工者、大学毕业生……“”在城市的年轻人为了站稳脚跟,使出浑身解数。有人最终融入,有人被迫逃离,而更多的人,还在摇摆中浮沉。坚守,还是回乡?每一次抉择背后,都是无数次的焦虑与纠结。(11月25日《人民日报》)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曾经怀揣理想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们,大都用自己的青春在奋力打拼着自己的“城市梦”,然而,太多的无奈与辛酸让他们最终还是“漂泊不定”,或艰难融入,或被迫逃离,然而更多的,还是在青春年华流逝中摇摆沉浮。我们不禁要问:城市融入为何如此之难?

  其一,城市融入之难,其根源还在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方式尚欠“火候”。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已成定局,但似乎我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或者毫不避讳地说,我们的城市化还处于低级阶段,过于希望寄托户籍的市民化和人口的浅层次流动而实现城市化。这种城市化的思维和方法,并未将涉及到城市市民待遇的政策福利与之匹配,无形中就阻断了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此其一。

  其二,城市融入之难,还在于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无奈”。劳动力虽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但从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而言,劳动力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换言之,劳动人口的劳动待遇不足以支撑其城市生存的基本条件。说白了,既没有房产,又没有城市物权的外来人口,仅凭借一己之力,很难融入城市生活,这才有了都市“候鸟”之殇。

  其三,城市融入之难,还在于城乡差距之显。正是由于城乡差距,由于城市生活的相对优越性,才吸引着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的涌入,才有了城市融入问题。事实上,就国外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水平而言,城乡差距并不明显,甚至在某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反倒更能体现出农村生活的优越感。从这点上,我们至少要反思农民“待遇”,反思农业地位,反思农业价值。

  诚然,解决都市“候鸟”问题并非旦夕之间,但倘若我们不去反思,不去改变,那城市融入之忧依然会困扰我们,也必然会阻碍我们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