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崎岖 梅岭镇立新村乡村医生高银水守护村民44载

04.01.2015  12:28

湾里区梅岭镇立新村乡村医生高银水荣获2014年度“全省最美乡村医生”,南昌仅她获此殊荣

    立新村是湾里区梅岭镇一个完全坐落在山区的行政村,村民分散,居住在10多个自然村庄,全村村民近1500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她的心里都有一本账。44年来,她的足迹遍布立新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山间小道。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高银水是山坳里村民的健康守护神。

    为母从医 放弃做老师选择从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深处山区的梅岭镇立新村人想要看病读书,都要跑到山下8公里外的镇上去。当时,刚过14岁的她有感于挽救母亲生命的老医生的恩情,不顾家人劝说,毅然决定要成为一名医生。

    1970年底,在放弃做民办老师的机会后,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高银水在本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负责合作医疗(村卫生室)筹建工作。毫无医学基础的她,工作热情虽高,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尽快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她一边跟着一位老中医学习知识,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并参加临床实践,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挑灯夜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顺利通过市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了“赤脚医生证书”。

    连夜接生三个产妇 不慎累倒摔下山坡

    44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哪家有人病了,只要有需要,她都是立即背着几斤重的药箱和40斤重的两大包药上门诊疗。

    1988年9月的一天,下午5点,一个打工回来的村民急匆匆地跑到村卫生室,喊高银水过去接生。但见到产妇时已是难产,孩子的一只脚露了出来。保持冷静镇定的高银水给胎儿正了位置之后,前后花了5个多小时为产妇做了顺产。没有料到的是,当她正准备歇口气时,又一个村民因为孕妇大出血晕厥跑来喊她。没来得及喝口水、擦把汗的高银水二话不说,跟着村民上山接着救人。

    几针打下去,第二名产妇止住血后,已是第二天早上。彻夜未眠的高银水刚到家放下医药箱子,又是一个大出血的产妇家人跑来喊她。这时候的高银水已经精疲力尽了,但她还是接过母亲为其整理好的医药箱,上山去了。等第三个产妇稳定后,她方才离开,此时已是晚上10点多。在回家的小路上她再也坚持不了了,不慎昏倒在路边,从斜坡上滚了下去,两个多小时后,她的家属才找到她。

    成为耄耋老人的贴身保健医生

    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老人们便少了依靠。然而,高银水却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关注对象。立新村五保老人程菜文、高水秀常年患老慢支、肺心病,无人照顾,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高银水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从无怨言。孤老村民张连梅(现已过世)20多年前患肺结核时,高银水顶着家人的反对和村民的不解,每天坚持亲自给她喂药、送茶送饭,这一送就是3个多月。虽然是经常出诊服务,但从未收过出诊费。老人为了感谢她,给她送去了家禽、鸡蛋等礼品,她也总是婉言谢绝。

    村里耄耋之年的老人们早已把她看做是自家的亲人。其实,高银水的家境并不宽裕,她的父母亲均患有严重的肺病,一拖就是七八年。屋漏偏逢连夜雨,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得了尿毒症(已病逝),就是在这种困难的经济条件下,她还自己垫钱为村里孤寡老人、五保老人付医药费,定期帮他们量血压、送药品。她累计为当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数万元。同时她还坚持对军烈属重点关照,每逢她们有了病痛,都主动上门,送医送药。她说,“人都有个病痛,军属家庭孩子不在身边,我做好她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

    挨家挨户接种 提高村民防疫意识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她还积极配合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导致计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她仍然坚持逐门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改变家长们的淡薄观念,使村民们能及时带孩子参加计划免疫接种,也逐渐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有一次,高银水走访一困难家庭,动员孩子接种疫苗,却被家长一口回绝。“我孩子好好的,还要打什么预防针?”村民陈某很不理解,甚至要把她撵出家门,她苦口婆心地解释预防接种的益处,表示“再穷也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健康”,并毫不犹豫地从自己口袋掏出了钱为其垫付,孩子家长最终接受了预防接种。

    因为村卫生室没有冰箱,疫苗又必须要在一天之内接种完,否则疫苗就会过期。高银水便从早上六点半出发,一路经过9个自然村,晚上九点多才回来,从早到晚走了四十多里路,回家累得精疲力尽。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立新村的各种疫苗接种率都达到了95%。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她还不断开拓创新,率先建立了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儿童出生登记、流动儿童管理登记本,使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2003年,就在她日夜为百姓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又把她推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她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跟群众沟通了解,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在防治非典的数十个日日夜夜,她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一线,她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但她无怨无悔。

    希望孙辈能继续

    为村民奉献

    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虽然“白手起家”,但是她仍然克服艰难困苦,逐渐担起了“乡村医生”这一重任。“我会一直为村民们做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为止。”这是她质朴的言语,也是她对村民卫生事业执着的追求。她四十多年如一日,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守护者,也多次被梅岭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湾里区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在她的衣柜中,记者看到了一盒盒积攒得满满的奖状。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前不久,她还获得了2014年度“全省最美乡村医生”的称号。据悉,她是南昌唯一一位获得此殊荣的村医。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有乐于奉献的年轻人来山里当医生,方便乡亲们看病。”高银水这样说,她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高银水将她的孙子送到了南昌市卫生学校“乡村医生班”学习,高银水说,她希望能有年轻人愿意用自己的医术为乡亲缓解病痛,方便生活困难的生病老人,“这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刘兰萍 记者 陈诗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