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利:民俗饮食文化不是“拜金”的外衣

08.11.2013  11:24

  10分钟能干啥?要是用来吃面,你能吃多少?昨日,有个男人,10分钟吃了116碗一口香臊子面。西安吃臊子面比赛:清洁工10分钟干掉112碗。(11月6日 新华网)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里,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历来是民生的第一课题。在封建社会里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而饥不择食,粗荼淡饭能维持生活就已知足;发展到现代社会,百姓安居乐业,对食品色、香、味及营养的追求已达到食不厌精的全新定位。

  现代餐饮业发展日新月异,为人们带来丰富食品的可选择性,同时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于是,有的商家不是在菜肴的种类及烹调上下功夫,而是以一种哗众取宠的方式举办所谓“大胃王”竞赛活动,来扩大知名度。效果如何?网上论坛一片质疑之声。有网友说,10分钟吃116碗面,身体如何承受得了,这是拿人民群众的健康当儿戏,让人拿命换钱!清洁工10分钟“干掉”112碗,这是严重歧视清洁工,又有谁会夏天站在臭哄哄的垃圾箱旁为我们清除垃圾,带来整洁的环境,再说人们会有错觉,难道因为洁清工社会地位低、工作劳累,112碗面下肚,撑不坏,弱势群体清洁工,看着让人心酸!商家当然也不能作以待毙,任凭批评的口水纷纷砸向自己,他们说,你们不了解当地饮食民俗,一碗臊子面只有一口的量,而116碗,其实只有2.9斤面的量。网友更加激怒,斥其“暴利”,一碗面价格要两元钱,才一口的量,要吃多少钱的才能吃饱?而且成本费与售价严重不成比例,唇枪舌箭一片哗然。

  说到这里,笔者也产生了质疑,我国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在从政府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并在全国开展了争做“光盘”族活动。那么,争当“大胃王”竞赛,除了商家营销赚钱自己获利之外,还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吗?难道我们的社会是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吗?商家辩解,我们不只是为赢利,也是在传播餐饮民俗文化!难道他们把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活动套上饮食文化的外衣,就可以大张旗鼓,登堂入室了吗?媒体上的一片抨击之声,已经传递出了我们社会的良心,给出了我们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