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长春龙嘉机场“糊窗门”,真相究竟是什么?

10.09.2015  15:42

  近日,有长春市民反映,坐飞机去外地,把车停在长春龙嘉机场办公区,回来时车前风挡玻璃被“糊死”。龙嘉机场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乘客驾车长期占用机场办公区应急救援通道,对空防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机场从9月1日开始治理乱停车行为,目前已有26台车被糊。(9月8日东北网)

  看到新闻后,被长春龙嘉机场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震惊,善意的写了一篇《长春机场用胶贴"糊"车辆,不可以恶制恶》,肯定机场治理的同时,提出个人建议。当日上午接到一自称龙嘉机场工作人员电话,称评论不实,领导看了不高兴,还要诉诸法律。请问,机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受害者不高兴,谁考虑了?三严三实春风到没到长春?长春机场“糊窗门”是不是另有原因?

  无论长春龙嘉机场如何解释,有两个基本事实是不容掩盖的。一个是机场长期停车管理混乱,而管理者找不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另一个是龙嘉机场的工作方式,确实是简单粗暴。这种给汽车糊窗户的管理模式,如果放在一些野蛮之地、私人区域,还尚可理解。但出现在吉林省会、国有机场,中央上下整顿作风的当下,实在是让人不明白这些人究竟在想什么。

  管理上矫枉过正往往是为了震慑。事实上,去龙嘉机场办公区停车的乘客,不可能天天去坐飞机,停车属于偶发事件。用糊窗的办法对付一个偶尔停车的人,属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本起不到震慑他人的作用。这些放车的人好歹是机场的客户,用糊车窗的方式对付客户,有点店大欺客不厚道,更违背了国家建立国有企业服务人民的初衷。

  这些年来,天南地北我去过全国很多机场,还真没见过有敢在机场乱停乱放的;从事热点评论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国有机场用如此下作的手法对付乘客的。全国各地机场停车都能有效管理,唯独有10多年运营经历的长春龙嘉机场对于一个小小的停车管理都无有效应对之策,在举国“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今天,这里面的问题值得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考虑。

  从以往的新闻中不难发现龙嘉机场管理的确存在的问题。2015年7月2日,吉和网转载《城市晚报》新闻《长春龙嘉机场最牛僵尸车停车两年欠费两万》,其中有一段“工作人表示,2年前车辆刚停在停车场的时候还有牌子,后来前后车牌都被人取走了”。从这个细节来看,龙嘉机场管理是混乱的,即便车辆在你停车场放十年,也不应该出现车牌“被人取走”的现象。那些将车辆停靠在机场办公区的车主,是不是为了安全考虑呢?这还不得而知。

  早在2014年8月8日,新华网发表一则《旅客与工作人员冲突疑因航班延误》的新闻称:“8月7日消息,近日吉林龙嘉机场旅客与工作人员起冲突,一女子倒地。”对于其中具体原因,新闻没有解释,但在“一个巴掌打不响”的思维下,让读者浮想联翩,顾客至上又体现在哪里?而涉及龙嘉机场管理水平、服务态度的投诉帖子,在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网络视频等自媒体上可以找到N多。

  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如果龙嘉机场属于县级以上单位,主要领导就应该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而动不动就将老百姓的轿车挡玻璃被“糊死”,让读者看不出“严以用权”,看不出“谋事要实”,更看不出干部的“严以修身”。

  至于某些人质问我上一篇评论中的为什么说“‘此处不准停车,违者拖走’的提醒,哪个外地人还敢造次?”在这里我回复一下,长春是三大战役的首战辽沈战役的事发地,是革命老区,我相信老区民众的素质。我不愿意因为龙嘉机场的管理不善,而让长春人民被扣个没素质、贪小便宜的屎盆子,更不愿意让人说长春民风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