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覆盖江西 建议在产业对接交通配套方面发力

07.04.2015  07:46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4月6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 良保)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多位经济领域专家表示,江西要主动对接利用好这一规划,在产业对接、交通配套等方面发力,助推江西经济实现快速崛起。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环鄱阳湖城市群,涵盖了江西众关键城市!以南昌为核心,景德镇、九江、抚州、新余、鹰潭被“收入”在内,这还仅仅是狭义上的环鄱阳湖城市群。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的六大重点任务。

  对于《规划》的出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资深专家、江西财经大学朱丽萌教授表示,《规划》明确了江西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有利于江西依托对外开放新平台融入世界经济舞台。“也为我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共建生态文明、推进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好条件,有利于我省全面决战小康,”朱丽萌说道。

  《规划》覆盖江西、湖北、湖南三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对江西的优势,远不如其他两省。”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邓虹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武汉处在全国一个大的“十字架”上,两条京广铁路和一条高铁穿过武汉,湖北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江西要融入这一规划,也必须正式自身的短板。朱丽萌告诉记者,江西加速发展还面临经济总量不大且消费不足;环鄱阳湖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差异较大,龙头城市、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较弱;创新能力有限与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江西定位于“三个基地一个示范区”,即长江经济带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九江和南昌港为龙头的综合物流基地、大宗优势农产品和生态农业基地、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依托江西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接合部的地缘优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地区,成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支撑、中部崛起的新兴增长板块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区。

  对于江西如何对接利用好这一规划,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实现江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朱丽萌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朱丽萌表示,江西要积极谋划“昌九新区”,力争把“昌九新区”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的国家级新区。

  在产业对接方面,朱丽萌认为,要重点推进江西成为对接长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前沿产业转移的承接高地,全力支持江西建设四大产业基地:光电与新能源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新材料基地,航空基地等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湖北、湖南两省在钢铁、石化、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等方面率先发展,并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起到领头羊的引领作用。

  在交通配套建设方面,朱丽萌则建议,江西要争取国家立项,在确保水生态环境优良的前提下,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和五河水系高等级航道建设,做大九江和南昌二大航运中心。“要构建以南昌为核心的水铁路空一体的对外综合交通网络。”朱丽萌建议,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九江立体交通网络,重点以增加跨江桥梁或过江隧道为突破口,同时启动九江至岳阳铁路项目建设,以此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实现九江空、水、铁、路联运的无缝连接。

  在深化对外开放方面,朱丽萌建议以争取自贸区政策为核心,将江西打造成为内陆沿江开放的高地。对接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或以“昌九新区”争取自贸区政策为全省先行开放的突破口,先行先试,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争取设立自贸区,形成一区多园的格局。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大通关体制建设,探索开辟利用重庆的渝新欧铁路、武汉的汉新欧铁路等到欧亚大陆桥的货物进出口运输通道,密切与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合作。同时,努力实现九江口岸与沿长江不同关区之间的一体化作业。

  邓虹认为,规划对江西来说,也扩大了市场,经济开放就必然实现互通,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可以构成中部地区一个大市场。“三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水资源丰富,此外,自然生态条件都比较好,农业产业结构也基本相同。”邓虹认为,三省应充分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钟群英表示,规划已经出台,关键在于落实。“江西与湖北、湖南这两个省份相比,经济总量较小差距大,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快步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