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大鸣来校讲学

06.06.2016  20:41


6月4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大鸣教授,应邀为人文学院师生带来题为“中国农民工研究三十年”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家琪教授主持。

周大鸣教授到访期间,校长助理李良智教授与他就学科建设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周大鸣教授分别从农民工产生的背景、流动人口与农民工概念界定及农民工群体的兴起三个方面阐述当前形势下农民工群体的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比较——“钟摆理论”、农民工与本地人比较——“二元社区”及正式雇佣与非正式雇佣工比较——散工研究、垃圾场研究等三个主要观点。此外,周教授也指出“散工”是一种“非正式机构雇佣的外来劳工”,将他们从事的行当分为三种类型,即出卖体力劳动力、手工业劳动者以及提供各种定向定时服务,进一步以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为引子得出“蝴蝶效应”即少数民族向沿海的流动。

周教授通过湖南攸县的例子突出了农民工转型变化过程及特征,并把农民工分为劳工型、技术型、业主型及企业型四种类型。同时,他也认为对城市新移民研究可以发现五大问题,分别为新移民基本特征、新移民的城市融合、针对新移民有序管理、新移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满足新移民社会与文化的要求,针对这五大问题提出了五点合理化的建议。最后,周教授对农民工的未来寄予了希望,也为人文学院的师生投身于农民工的研究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撑与鼓励。(图文/人文学院  胡诚民  刘洋  编辑/匡琳)


【延伸阅读】

周大鸣,湖南湘潭人,人类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美国 Chinese Sociology Anthropology 杂志主编。

周大鸣教授至今已主持国家、教育部、广东省的科研基金项目数十项;出版有《现代都市人类学》《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相关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发表SSCI刊物论文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