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清理户口背后的“苍蝇”之害
近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提出,力争通过一年多努力,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唯一性的目标。同时,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伪造买卖户口违法犯罪行为。黄明指出,形成户口登记管理“错、重、假”问题的原因复杂,内外勾结是原因之一,对此公安机关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此前,全国公安机关已开展了为期3年的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工作。公安部披露,在2013年清理注销79万个重复户口的基础上,去年来又清理注销重复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250万个。对于公民身份号码重号,截至目前,全国公民身份号码重号人数已由2009年的168万人减至486人。
大量问题身份证号、户口被查出和纠正,显示出了公安部清理行动的决心和力度之大,固然值得肯定。然而,从“晒单”公布的数据来看,高达上百万身份证重号的情况也着实让人讶异。户口和身份证是公民的基本身份标识,哪怕一个号码的错误都意味着对个人的很大影响。面对已经出现的“错误”,纠错是必不可少的补救措施,而需要进一步反思的则是错误背后的大问题。
过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公民身份信息的管理存在跨地域的障碍,这可能是很多户口、身份信息重、错的一大原因,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普及,相信这种错误的发生率会越来越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手工录入还是电子管理的时代,公安系统自身的问题都无法回避。
近年来,媒体陆续曝光了一系列身份信息中的“猫腻”,从一人拥有多个户口的“房姐”龚爱爱,到手握12张身份证的局长罗亚平,总有些人越过形式上严苛的身份信息管理制度,成为制度的“少数派”,而不同事件背后闪烁的户口买卖暗箱操作的现象,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反腐败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公职人员的身份证和户口异常尤其难逃嫌疑。身份信息管理何以能给少数人大开方便之门,内外勾结情况到底有多严重,公众对公安系统的信任必然会因这些质疑而受到影响。
清除“害群之马”是当务之急,少数基层人员的“破坏力”也要引起足够的警惕。实际经手户口和身份证办理的,都是基层户籍民警,从他们的工作性质讲,就是照章办事,服务群众,似乎谈不上太大的权力。但哪怕是这样并不起眼的权力,在得不到监督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权力滥用牟取私利,扰乱正常管理秩序。
与权钱轻易就能开道的违规操作相对的是,一般民众想去政府部门正常办事却难上加难。在一些地方,本不应该有什么门槛的盖章、办证项目,也能阻力重重,看脸色不说,这边不受理,那边推责任,让人三番五次补材料,在复印照相上趁火打劫一把,有些还不得不给点“好处”才给办事,徒增办事成本。与政府打交道硬是成了折磨人的大麻烦,“苍蝇”之害对政务环境的巨大伤害不容小觑。
肃清过去犯的错误,是对现在和未来的警示,为的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路上,还有很多积弊有待彻底革除,对政府自身改革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