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熟练驾驭江西省炼铅“第一炉”

15.10.2015  14:43

  他是一名“80后”,从毫无经验干起,突破各种瓶颈,熟练驾驭我国第一台直接炼铅的基夫赛特炉,填补了一项空白。该炉也被誉为江西炼铅“第一炉”。

  我国铅锌等有色金属的冶炼一直采用传统的“烧结-鼓风”工艺,能耗高、污染大、回收率低。而当今发达国家使用的基夫赛特铅锌炉,采用的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直接炼铅工艺。江铜集团提出了基夫赛特铅锌炉的攻关目标。

  基夫赛特炉工段是铅冶炼流程最长、工艺最复杂、设备种类最多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工段,很多设备都是国内第一次引进使用,对设备安装有着很高要求。

  设备安装期间,王浩始终在现场观察跟踪、记录,晚上他又钻研图纸,消化外方提供的材料。同时,他利用在贵溪冶炼厂的工作经验,对设备安装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向领导提出建议并及时改造,从而少走了不少弯路。

  项目建成后,试车的重任又落到了王浩的肩上。铅锌金属有限公司作为新组建的单位,操作人员普遍没有生产经验,试车的难度可想而知。要让试车投产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必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为此,王浩认真制定试车方案。从单体设备试车到系统联动试车,每一过程每一处细节他都不敢有丝毫松懈。在做电极绝缘试验时,为了保证电极的安全运行,他与操作人员一起在电炉顶上对每个绝缘点进行至少5次实验,对每个出现问题的点认真标记。在施工人员处理完毕后,立即再次试验,最终确保电极绝缘性可靠。

  在王浩的精心管理下,基夫赛特炉炉况稳定,作业率大幅提高。经过长时间运行,2014年基夫赛特炉进行第一次冷修,国外技术人员进入基夫赛特炉内检查,发现炉体维护情况很好,便向王浩竖起了大拇指:“这是我们见过运行最好的基夫赛特炉!中国人真棒!

  2015年第一季度,基夫赛特炉作业率平均达到98.88%,大大地超过了国际同行95%作业率指标。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