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东良:“雾霾补贴”该怎么发?

06.01.2014  12:12

  “我们普通人还可以在家里躲一下,那些交警、环卫工呢,他们可是与雾霾零距离接触啊,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昨天,市政协委员、武汉立新中医院院长侯立新说出了今年的提案。(1月4日武汉晚报)

  严重的雾霾,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户外工作者因为职业的原因,要奋斗在最前沿,与雾霾“零距离”,理应受到更多的关心。提议给户外工作者发放“雾霾补贴”,是对户外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值得肯定。

  但是,对于户外工作者发放“雾霾补贴”,能起到作用实现有限。众所周知,雾霾危害的是人的呼吸系统,长时间与雾霾零距离接触,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些影响是不可逆的。身体健康受损,发放一些金钱的补贴,只能起到一些心理安慰,并不能使受影响的身体恢复健康。

  另一方面,除了交警、清洁工是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外,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户外活动,严格来说,都是“户外工作者”,都在受着雾霾的折磨,莫非都要拿“雾霾补贴”吗?

  依我看,最好的“雾霾补贴”,是加大力度治理并且逐步根治雾霾。目前,治理雾霾的情况不能让人满意。就拿武汉来说,有关部门在回答“雾霾的主要构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问题时,只能答出粗略的数据,不能做出细致、科学和让人满意的回答。连“敌人是由哪些人构成、都来自哪里”都不知晓,何谈“打击和消灭敌人”?这种情况下,给户外工作人员发放“雾霾补贴”,意义和作用都十分有限,对户外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也缺乏足够的诚意。

  雾霾并不是来自大自然,是来自我们人类自身,是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了雾霾的发生。由此来看,只要我们下大决心,雾霾是能够得到良好治理的。从政府部门来说,要提高重视程度和加大投入力度,动员多部门、从多方面入手来真抓实干。从每个人来说,也要从自身做起,比如:不攀比着、抢着买车,提倡绿色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少购物,低成本生活,倡导低碳理念等。这些,才是给户外工作者发放的最好“补贴”,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