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梅:电视问政贵在扎痛“官神经”后的痛定思痛
原标题:何竹梅:电视问政贵在扎痛“官神经”后的痛定思痛
作者:何竹梅
记者2日从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获悉,武汉电视问政“期中考”定于6日开考,53名当地领导干部将面对电视接受问政,人数创历年新高。今年武汉将电视问政现场测评结果的权重由10%提高到20%。也就说是,群众在电视问政中的打分,将对干部“仕途”和部门考核产生更大影响。(新华网)
自2011年武汉市“电视问政”开播,已经五个年头了。“问政”的路,走得坦然,也走得艰辛。武汉市抛出的这块划时代的“砖”,如今已引出了全国各地无数的“玉”,诸如北京、湖南、山东、广西等都相继效仿,并且如火如荼,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电视问政”的热潮。虽然弄得许多官员谈之色变,如做“噩梦”,但却得到了百姓的点赞,这就说明这个新兴事物有了深厚的生存土壤,还将在祖国大地茁壮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后,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真正成了执政的纲领;“三严三实”,百姓忧乐真正成了行动的指南。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审视武汉发起的“电视问政”,更觉得意义非凡。干部当学生,群众作考官,电视台作考场,面向全社会“直播”,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干部勤政为民的新时代干群关系。尤其是在“问政”过程中,电视台这边的保密工作犹如高考试卷,不到时候台长不能看,纪委书记也不知道。这样,所有的“应试”官员就只有在平时“苦练”基本功,把工作想在实处,干在实处,并且随时反思,随时纠正,随时查漏补缺,一路行来,不求最好,惟求更好。
按理说,这样的“电视问政”,已经真正地把地方政府的执政情况暴露在了阳光之下,也着实扎痛了几根“官神经”,“心怦怦直跳”、“恐惧”等词语也出现在被问政的官员口中。然而,“问政”这么多年来,每场“问政”所出现的问题似乎没有减少多少,甚至还有重复的,群众的“提问”也越来越尖锐犀利,弄得参加“问政”的干部如履薄冰,颇有些头涔涔而汗潸潸。
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引起反思。有的问题本来就是些常态问题,在“电视问政”之前为什么就看不到呢?比如2013年武汉“问政”提出的“东湖官桥湖每天喝入大量生活污水”“今年来光公布的填湖事件就达20起,填湖难道是一夜填起来的吗?”“花钱‘打点’一下,就能通过检查”等等问题,为何要等到“问政”之后呢?况且,“问政”之后,官员的脸丢了,歉道了,分扣了,事干了没有呢?还有,那些坐在电视机前没有被“问政”者是同样“如履薄冰”,还是幸灾乐祸?是对照反思,还是束之高阁?
因此,“电视问政”在扎痛了“官神经”后,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痛定思痛”。我们的干部们在每年的几场“问政”中,都在作充分的准备,新闻中说有人准备了200个问题,结果一个都没有问到,这也多少说明我们所谓的“问题”有些脱离了群众。针对“官神经”的扎痛程度,武汉市今年将电视问政现场测评结果的权重由10%提高到20%,正是践行“扎痛”后的“痛定思痛”的举措。
当然,我们“问政”的目的,不是要闹官员的笑话,更不是要让官员下不来台。作为充当考官角色的“主持人”,如果不谙常态,故意设下“陷阱”,甚至提出些刁钻古怪的问题,那就有违初衷,有点别有用心的味道了。因为很多时候是“问者容易答者难”,一个日常工作干得好的干部,不一定能在“考场”中侃侃而谈;反之,在“考场”上无懈可击的光鲜人物未必就是最优秀的公仆,“问政”的结果也只能体现一部分“执政”情况。
总之,“电视问政”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所问之“政”只要切实际、接地气,就值得层层推广。更关键的是“问政”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到“比分权重”一定就结束。在扎痛“官神经”后,要认真梳理,认真总结,所有干部都要认真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扎痛”后来一番深刻的“痛定思痛”,才不违“问政”初衷,不负“问政”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