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行政问责”失效必然导致“百姓问政”无力

15.07.2014  15:36

  “托词借口”越说越顺溜,“百姓问政”渐失信任。在许多“百姓问政”后,老百姓等到的并不是问题的快速解决,而是各种各样的敷衍和推脱,甚至套话连篇。在武汉市日前的一场“电视问政”中,群众对个别干部现场答复的满意率仅为29%。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百姓问政”沦为“真人秀”。(《中国青年报》月14日)

  以“电视问政”为代表的“百姓问政”形式,近些年来风生水起,方兴未艾,一方面可以展示官员的政绩,展现官员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拉近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树立干部形象和政府部门公信力,从科学行政的角度讲,“百姓问政”多多益善。

  但是,随着“百姓问政”频次的增多,广度和深度的延伸,“百姓问政”却遭遇了信任危机,在许多“百姓问政”后,老百姓等到的并不是问题的快速解决,而是各种各样的敷衍和推脱,甚至套话连篇。台上承诺铿锵有力,情绪高昂,台下很快忘记承诺,情绪低迷,这和官员平时养成的懒散庸工作作风关系密切。

  在平时,官员对于职责内的必须要办的为民实事,喜欢一站而看三通过,即使不作为和消极作为,但是也不会有什么难堪的不好结果,平时的工作失误追究机制在潜规则的作用下根本不起作用,长此以往,工作喜欢懈怠而不喜欢勤政的毛病就这样养成了,平时面对上级的监管况且如此,更不要说面对的是老百姓的问政了。

  一些实施“百姓问政”的政府网站,抱着哄骗老百姓的心思,将“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作为群众难题的统一答复,但这些“尽快处理”几乎从来没有下文。不少“微博问政”名存实亡,长时间无人更新管理,成为电子化的“僵尸”。只承诺不行动,一些官员似乎对群众的“问政声”有了“免疫”,张口就是“道歉”“马上就办”,台下却不管不问。长此以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百姓问政”自然会丧失群众的信任。

  本来工作没有做好,就没有胆子走进“百姓问政”的舞台,可是碍于上级部门的施压,迫于无奈而被动走上“百姓问政”的舞台,面对老百姓质问和追问,也只好瞒天过海,将“问政”变成“秀场”,对群众反映的难题拖延、推脱,甚至无视民众疾苦,这也是对老百姓的“二次伤害”。既伤害群众的感情和信任,也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一些“百姓问政”形式和内容之所以受到欢迎,真正吸引民众的是参与“问政”领导干部的深厚“为民情怀”,为民谋利的真诚真心。“为民情怀”的意识有多少,情感有多深,作为有多大,“百姓问政”的真诚度就有多高,“百姓问政”应该成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舞台,检验和检测工作细致度的考场,也应该成为检验干部、考核干部、评价干部的考场。

  既然在“百姓问政”的大舞台上承诺了,就应该有扎实的改进行动,如果改进工作不力,就要加大问责追究。让承诺的官员不敢、不想和不能懒散庸,各种问政是否流于形式,取决于是否能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否真正做到人人有监督、事事有责任、件件有落实。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构成链条,把各地一些有效的经验以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动一些制度设计的长期化。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百姓问政”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建立广泛的群众监督机制,使“问政”成为“不掺水”的有效监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