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闯”为先——遂川县迈开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24.11.2014  14:46

  1至9月,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社270个,带动3330户农户平均增收1170元;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较上年压缩了72项;雩田镇和草林镇财政收入分别完成8500万元和4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9%和28%……在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遂川县敢做敢闯,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社会管理的发展道路。

  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今年以来,遂川县明确了“一园三区”的发展思路,全县工业以电子信息和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一批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项目已崭露头角,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悄然“变脸”,呈现出绿色崛起的喜人态势。

  近年来,遂川县改变以往“先签约,再评审”的做法,坚持进区项目必须由各有关部门“三堂会审”,请专业机构和专家把关,进行综合评估,对污染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去年至今,先后有12家冶炼、皮革、印染等招商引资项目因未通过环保部门的评估审批而被“一票否决”;而一批生物科技、光速电子等高科技“绿色项目”迅速落户,成为该县保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今,全县工业企业已步入增产不增污、增效不增耗的发展轨道,工业经济运行 “吃得少、产得多、排得少”的趋势进一步呈现。

  该县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狠抓产业对接,强化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创新园区土地供给制度、研究出台项目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强化园区保障体系等,园区焕发了新的活力。截止10月,园区新增常住人口1086人,新增入户企业11家,上缴税收5.47亿,比去年同期增加287%。

  惠民生,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走进遂川县城东新区建设现场,茶博园等一批凸显庐陵文化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该县在完善老城区功能的同时,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据介绍,该县城镇化建设既注重继承传统文脉,又坚持把惠及民生放在首位,实现了传承历史文化与提升幸福指数的完美融合。

  遂川县草林镇是该县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今年以来,重点打造了草林红色圩场主景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用心”恢复圩场历史文化风貌,限制高度、疏减密度、控制强度,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圩镇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融入井冈山红色旅游一体化之后,每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圩镇开了家茶店的刘老板告诉我们,不仅每天可以为游客们讲解红色圩场的光荣历史,还能为自己增加不少的收入,感觉日子越过越充实,越过越甜了。

  与此同时,遂川县不断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按照城镇标准规划建设移民安置地和实施城中村改造,既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又有产业支撑,有序推进了新型城镇化。今年上半年,雩田镇和草林镇圩镇面积分别增加0.5和0.2平方公里,圩镇人口分别增加3012和1010人。

  筑和谐,走社会管理新常态之路

  10月28日上午,以“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遂川县首届全民体育运动会隆重开幕。据悉,这次运动会将一直持续至11月下旬。来自全县43支代表团、800余名运动员将参加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等6大竞赛项目的角逐。这是遂川县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释放改革红利给广大市民的一个缩影。

  在遂川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公安局服务窗口,每天都有很多来自乡下的农民前来办理县城户口落户。据了解,该县今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重点吸引和鼓励已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失地农民、城中村农民及生活在边远山区、自然环境差的农民转移落户城镇,同时全面放开在镇城镇建房、购房、租房人员的落户条件,凡已在县城、圩镇建房、购房、租房的人员都可将本人和及其亲属的户口登记为所在地城镇户口。今年1-9月,全县近3000名农民“洗脚上岸”,成为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