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闲语:反贪瞄准“涉农扶贫”还需添把火

23.07.2015  10:44

  自2013年最高检开展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以来,截至今年5月,各级检察机关共查办涉农和扶贫领域职务犯罪28894人,占同期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的22%。(7月22日《北京晨报》)

  高压反腐打出左右拳,“打虎拍蝇”齐头并进。对于老百姓来说,查处自己身边的腐败问题,维护自身利益,这比打击“大老虎”来得实在,这就是所谓的反腐“获得感”。从最高检发布的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来看,2年多时间查办涉农及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近3万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也说明“涉农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严重,亟待加油鼓劲。

  从“涉农扶贫”工作的现实情况来说,越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越是容易发生贪腐问题。如果认为这些贪腐人员都是一些小苍蝇,可以忽略不计,那就会对基层政治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在国家各类政策不断倾斜的情况下,为啥基层的矛盾问题愈来愈尖锐?关键就在于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不大,或者说没有及时的进行深入查处。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尤其是在涉农和扶贫领域的矛盾问题更为明显。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常态之下经济发展相对放缓,民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更加突出。一方面要确保地方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一方面还要注重民生发展,尤其要在扶贫攻坚和涉农领域方面下功夫,对地方领导来说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吧主要精力和重心放在涉农和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办上,只有基层的发展环境更清朗了,才会激发基层活力,三农问题和扶贫攻坚才能取得实效。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涉农与扶贫工作事关全面小康建设全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正因如此中央才把扶贫攻坚纳入了重中之重,地方也拿出了具体的扶贫措施。

  如何形成发展合力?如何在涉农和扶贫领域实现创新性发展?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心怀民情,清正廉洁。正因如此,最高检察决定从今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集中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

  苍蝇虽小,如果成天嘤嘤作响,不仅烦心,而且也会消弭基层激情。作风建设在路上,反腐倡廉不松劲。反贪瞄准“涉农扶贫”,虽然卓有成效,但还需再接再厉,增添一把火,这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倒逼,也是一种群众的期盼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