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闲语:王岐山对反腐的思考耐人寻味

12.03.2015  15:43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教训十分深刻,这个代价不能白付。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看待腐败问题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3月11日《山西晚报》)

  反腐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和焦点。无论是两会前瞻,还是会中热议,或者是政府工作报告,反腐的调子和声音都鲜明而强烈。恰逢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选择到山西代表团参与审议,其目的和指向十分明确,就是要强力传递反腐信号。

  不出所料,王岐山开宗明义指出山西发生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教训深刻。但同时也强调,这样的代价不能白付。要以此为鉴,重塑山西政治生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实现山西“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王岐山提出要从文史哲的角度来思考与看待腐败问题,这种提法不仅耳目一新,而且更发人深思。

  从现实而言,王岐山提出对反腐的思考,显然是在为山西加油鼓劲。通过这次分团审议会就是要向山西党员干部表明,山西大多数干部是好的,是坚定不移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不能因为曾经出现了重大的腐败案件而背上思想包袱,进而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人暗地里抛出了所谓的“反腐将影响经济发展”的论调。对此,山西要痛定思痛,拿出决心和信心,尽快修复良好的政治生态,一心一意抓好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所言“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山西也应该尽快发展起来。这一点,中央有希望,山西也应该有自信。

  从反腐的发展趋势而言,中央开启的高压反腐已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从两年多时间的反腐过程来看,虽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但毕竟主要精力放在治标上。如何从“不敢”过度到“不能”和“不想”腐,这应该是反腐的一道思考题。可以说王岐山的这种反思新视角为我们深度认识反腐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往深里说,这是在为下一步的反腐探路。山西之所以出现如此深刻的教训,关键就在于在工作中缺乏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与导向。解铃还须系铃人,从这个角度而言,王岐山要求山西在看待腐败问题时,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显然就是一种警示和告诫,在预防和反腐败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多元化、多举措的跟进。

  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全面从严治党被首次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成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与保障。对于地方领导而言,当务之急,就是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严明党的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重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