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救援队讲述翻沉船救援:亲手抱老人遗体出舱

04.06.2015  11:23
南昌救援队讲述翻沉船救援:亲手抱老人遗体出舱 - 上饶之窗
来源: www.srzc.com

  “东方之星”轮发生翻沉事故后,南昌防汛抢险机动队、江西省水上搜救中心鄱阳湖分中心及南昌蓝天救援队受命抽调精干专业潜水员、救援人员,由南昌出发,前往湖北监利事发水域进行搜救作业。

  6月3日下午,南昌的3位潜水员从沉船的船舱里打捞出了3具遗体。“我是亲手把老人(遗体)从船舱里抱出来的。”潜水员张国辉介绍,他第一个下水,花了40多分钟,完成了南昌救援队的第一宗搜救工作。

  南昌防汛抢险机动队潜水分队队员在潜水救援前做准备工作。

  现场

  南昌潜水员两度待命码头随时接令下水搜救

  2日晚9时45分,正在监利水域待命的南昌防汛抢险机动队潜水分队队员刘军子在电话中表示,潜水分队已按指令于指定位置待命,7名队员分成一、二队,一队的3名队员接到指令,准备立即由待命区出发,乘船赶赴事发水域连夜潜水搜救船上乘客。

  3日上午9时30分,由住处乘车赶往事发水域附近码头的队员樊哲彪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原定于2日晚的搜救待命因天气等原因取消,3日上午该队第二次接到待命通知,南昌潜水员将于当日中午12时至下午3时进行潜水救援作业。

  一位专业打捞人士说,像“东方之星”沉船救援,潜水员在水下一般只能待一个小时左右,就必须上来休息。“水下情况复杂多变,比如我们就曾遇到长达一米多的水草,万一被缠住就很难脱身。”这位有丰富潜水作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表示,通常在内河河底,淤泥、石头等平常看似不起眼的杂物,随时都会危及潜水员安全。

  水下能见度极低潜水员“摸排”找到3具遗体

  对于此次水下搜救工作,队长樊烨介绍说,长江水域水情复杂,潜水作业时即便是依靠水下照明设备,能见度也十分有限,水下搜救主要还是靠潜水员的“感觉”。不过,由于赣江、鄱阳湖的水情与长江相似,具有丰富水下搜救经验的南昌潜水员将会很快适应新的水下环境。

  记者了解到,由于出事轮船已成“翻扣”状,潜水员钻进船内也将面临较大危险——一方面游船本身比货船结构复杂,水下辨识船内方向比较麻烦;另一方面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间有限,如果舱门紧闭着,打开就是一个难题;一旦活动的门突然关上,对潜水员来说也非常危险。

  在当日的搜救中,南昌防汛抢险机动队出动的潜水员共从船舱里找到3具遗体,并将遗体转移上岸。

  事发水域下游设点全力打捞乘客遗体

  3日晚上6时30分,记者连线了正在前方参与救援的南昌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纪小川。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江西已有20名蓝天队员赶赴事发水域,正在积极参与救援。

  纪小川说,考虑到可能有部分遇难者遗体已离开船体,3日一早,他们在离事发地点下游70多公里的位置设立了一个打捞点,希望能搜寻到遇难者遗体。

  “江西队一共派了4艘摩托艇、2艘渔船、4艘冲锋舟,分3个方向进行搜救。”纪小川说,有部分队员顺流而下进行搜寻,部分队员逆流而上,还有部分队员坚守在打捞点继续搜救。截至记者连线时,队员们尚未搜到遇难者遗体。

  讲述

  潜水员:亲手将老人遗体抱出

  “水里太浑浊了,基本一片漆黑,我们只能用双手在船舱里一处一处地摸排查找。”第一个下水搜救的潜水员张国辉在浑浊水中摸排了十几分钟之后,在一间未关紧的船舱里发现了一名乘客。不过,这名乘客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张国辉告诉记者,水下的能见度与赣江相比更低,强光手电的照明度只能看见伸出的五只手指。“下水后十几分钟,大概摸排了两三间舱室,发现有人可能被卡在了舱室的铁架床中间。”张国辉回忆说,他凑上前就着强光手电仔细察看,“是男性,看上去有五六十岁,下半身被舱室的铁架床给卡住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张国辉需要在狭窄的舱室里把倾斜的铁架床从老人身上慢慢挪开。由于要顾及在水中漂浮的老人遗体不与舱室里的桌椅和铁架床再碰撞,以免损伤老人,张国辉在水下足足花了40多分钟,才成功将老人遗体移出了舱室。

  “我是亲手把老人抱出来的!”从舱内到船外水中,再从水中到浮出水面,张国辉紧紧地把老人抱在怀中,直到交给赶来接应的医护人员。

  感动

  不少队员放下工作和生意参与搜救

  记者了解到,南昌蓝天救援队20名队员中,有不少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和生意,参与到此次救援中。

  纪小川告诉记者,在救援队中,奉献的例子有很多。“生命是最宝贵的,就算事情再忙再急,大家都是毫不犹豫地放下,一心想着早一点赶到事发地营救生命。”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 李巧 何柳斌 陈文秀

  (图由受访者提供)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
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记者游静 实习生李少如)6月29日,上饶之窗
江西最大集装箱码头通过验收
  (记者林雍)6月28日,记者从省港口集团获悉,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