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高压线” 三道“防火墙”——抚州市反腐倡廉突出主业标本兼治促风清气正

19.05.2014  17:47

  既要打“老虎”,又要防止“新老虎”出现,反腐如何做到“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腐败和民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两大热词。纪委坚持群众路线该如何既反腐败又护民生?

  反“四风”,多是看似鸡毛蒜皮的作风问题,该如何从细节入手,不让反“四风”成为“一阵风”?

  面对这些群众关注的热点疑点,抚州纪委敢于亮剑,他们在全省首创廉政巡查队,推进三大制度建设试点工程,开展“四访送清风”护民生,筑起工程领域、民生领域、作风领域三道“防火墙”,打出了一组扎实有效的反腐倡廉“组合拳”。

  既建“高压线”,又筑“防火墙”;突出主业,标本兼治。抚州的做法,给人深思与启迪。

  突主业:一条“高压线” 碰了必触电

  “条条‘高压线’,就是不带电”,这样的尴尬,只能让腐败现象越来越多。

  “要让党的纪律,真正成为一条全天候带电的‘高压线’。”抚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吴伟柱说,“抚州纪委突出主业,全员办案,着力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让党的纪律这条‘高压线’,碰了必触电。”

  仅今年4月,抚州就通报五只“蛀虫”被立案调查:包括南丰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张小仕;南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廖晓昌;抚州市农业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许金华;抚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华;临川区人民医院主要负责人杨昆林等。

  突出主业办案,抚州不再是关起门来接受举报进行查处,而是“走出去”主动出击。抚州纪委整合纪检、审计等多方力量,在全省率先设立多支廉政巡查队,在市直和县区驻点巡查。

  许金华就是廉政巡查队主动出击挖出的一只“蛀虫”。今年3月,廉政巡查队进驻市农业局,通过问卷调查、民主测评、明查暗访等方式,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发现大量案源,快速出击查处了许金华这只隐匿在农业系统的“蛀虫”。

  抚州纪委往往会根据案源顺藤摸瓜,围绕一个系统内的腐败现象深挖猛打。去年以来,他们就针对水利系统、国土系统、民生领域等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仅水利系统,就查处窝案涉案人员28人,其中1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对违纪行为零容忍,碰“高压线”必触电,奠定了构建风清气正抚州的坚实基础。

  抓工程:权力不“越轨” 制度防腐败

  熊海发,抚州知名水利专家,在查处抚州水利系统窝案中,他因收受水利工程商的巨额贿赂被查。

  “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这样的悲剧让抚州市领导深感痛心。如何标本兼治,通过制度防腐让权力运行不“越轨”?

  抚州市突出工程建设领域的制度防腐建设,针对“围标”、“串标”、“萝卜招标”等现象,规范工程招投标,提出“不让干部倒在工程上,不让监督失在责任上,不让企业亏在诚信上”的“三不让”目标,筑起工程领域的“防火墙”。

  曾经工程领域腐败案多发的南城县,去年以来,没有一名工程监管人员受到责任追究,纪委没有接到一起关于招投标黑幕的投诉。

  “南城县工程领域的转变,关键就在建立了更加严密的防范机制。”南城县重点办负责人全水才说。2013年以来,南城放开招标资质,建设项目每个标段平均投标报名企业达43家,充分竞争;南城规定代理机构摇号产生,只要符合资质的招标代理公司,均可参与公开摇号;南城明确,业主不能作为专家参与招投标评标,评标过程全程电子监控;工程预算二次把关、不搞费率招标、标后监管纪委监管等等一系列制度,让幕后操纵无从下手。

  从制度上遏制招投标领域乱象,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将干部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干部既干事又不出事建起了“防火墙”。

  护民生:四访送清风 真情解民忧

  又是一个赶集日。广昌县长桥乡集市上,村民惊喜地发现,抚州市纪委干部摆张简单的桌子,在墟场上就地接访。

  长桥村85岁高龄的高春生反映,县里发放的高龄补贴一直没有着落。接访后,工作人员当场请来乡民政所和财政所人员了解情况,原来是老人的个人存折账号输入出现差错,财政所人员随即给予更正。纠结了数月之久的老人一时愁云顿消,连称感谢。

  抚州市纪委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开展以“驻点接访、老户回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为内容的“四访送清风”活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12个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组,走上田间地头,在村头巷尾集市上接访,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听取群众信访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接访时,对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能解决的,纪委干部当场解决;发现有价值的民生案件线索,纪检干部则带回去,作为案源追查。  

  针对家电下乡补贴、新农合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这些惠民资金的落实情况,纪检干部一边接访,一边入户调查。对那些损害民生的“蛀虫”,一查到底,把老百姓被套走被骗走的钱,一分不少地追回来。仅去年,抚州市共追缴家电下乡骗补资金3221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2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6人。

  四访送清风,执法护民生,建起民生领域“防火墙”,让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快。

  刹“四风”:“四风”无小事 铁面不留情

  吃大餐、用公车、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日积月累却是作风大问题。

  “四风”无小事,但越来越隐蔽,查起来并不易。抚州纪委从细节下手,利用高科技手段严查,铁面不留情。

  上班时间在宾馆打麻将,在足浴城泡脚,用公款为私家车加油,用公车送小孩上学,用公款旅游……今年4月,抚州市纪委又实名通报了九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为了有效监管这些四风问题,抚州努力探索,构筑起“科技+制度”的“防火墙”。他们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信息化监管平台,给“三公消费”装上电子眼,通过纪委实时监控,对“三公消费”进行一体化监管;为遏制“车轮上的腐败”,抚州对公务用车实行“四定四查”,通过定人管理、定人驾驶、定点停放、定点维修,和查油卡使用、查天网录像、查定点停放、查出车手续,使这一恶疾得到缓解。

  紧盯“四风”问题,露头就打;监管常态化,不让刹“四风”成“一阵风”。抚州铁面刹“四风”成效明显,如今,以前司空见惯的公车私用、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工作期间打牌溜号等不良现象越来越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越来越正了。

  一条条“高压线”,一道道“防火墙”,促抚州风清气正。去年以来,抚州市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0.2%,因公出国境费用同比下降14.1%,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用同比下降13.3%。

  汪月清 江西日报记者 衷淑英 李晚成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