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 花映浔阳 看九江市如何抓招商促项目落地

04.09.2014  12:17

  编者按

  招商引资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稳增长、促升级、增后劲的有力保障。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既关系到当前发展,又关系到长远发展。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看到差距和不足,一是招商引资增速放缓,二是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不高,三是招商引资来源渠道单一,四是招商引资项目跟进不够。如何缩小差距,克服不足,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我们选择了一批抓落实、促招商的典型,陆续进行报道,以营造抓落实、推项目、促升级的舆论氛围。敬请读者关注。

  9月的九江,处处热潮涌动,生机勃勃。开放型经济硕果累累。

  ——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7.75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

  ——开工省外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152个,累计进资305.92亿元,实际进资额和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落实赣港经贸合作活动、赣台会等8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项目签约落地工作,全市37个签约项目,完成注册项目31个、进资项目30个、已开工项目23个、投产项目5个,履约率83.8%。其中,2013年五大招商活动中,九江市签约项目注册率92.6%,进资项目比率88.9%,排名均居全省第一。

  有个好“载体”:决战工业一万亿

  记者发现,在九江各县(市)区,招商局办公楼外墙上都挂着一幅幅产业链招商图。图上,从“树干”,到“枝叶”,每个产业包含哪些重点产业、在全国有哪些重点企业、哪些已经引进了,哪些为“主攻目标”,一目了然。“做大九江关键是靠大项目,靠大投入”、“只有靠招商,才能引来投资”。在九江,这早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

  为策应省委“打造双核、昌九一体”发展战略,争得九江应有核心地位,2013年11月,九江吹响了“决战工业一万亿”的号角,提出实现工业总量“三年翻一番,五年过万亿”的发展目标。招商引资是决战工业一万亿的“华山之路”。为此,九江瞄准“大央企、大省企、大民企、大外企”,积极推进“大招商、招大商”为主题的招大引强工作。

  积极引商,上门“”商。今年上半年,仅市本级接待的投资考察客商就多达50批次,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

  勇敢跟进,跟踪对接。上半年,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小分队密集外出招商50余批次,拜访结识了重点客商200余位,洽谈推进重点招商项目20多个。

  围绕产业招商,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电子电器产业,密切跟踪广达电脑、小米手机、TCL空调、奔腾电器、方太厨具等国内外知名电子电器企业。艾美特落户后,吸引了40余家配套商入驻,涵盖电线、电缆、螺丝、塑胶等产品,基本形成了配套较为完善的家电产业园。

  客商心目中的九江,已经成为“一方宝地”:5月,汉能控股集团投资350亿元建设3GW光伏产业集群项目;7月,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科技药业项目;北汽重组昌河铃木项目新增投资130亿元,年产20万台汽车、30万台发动机……

  有套好机制:创新方式促“落地

  在永修,春光线缆今年开工以来,已经建成5幢厂房和一幢综合办公楼;在共青城,汉能光伏项目仅用10天就推平了400亩土地。抓工业就要如痴似狂,抓招商就要如胶似漆,抓项目就要如饥似渴,抓工作就要如狼似虎。这“四如四似”,九江干部耳熟能详。

  决战万亿,项目必须早开工,开工必须早投产。九江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对重大项目实行推进倒逼机制、投资审批代办制以及“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年终看变化”制度。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部纳入市四套班子领导月调度范畴,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点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电力新能源、现代轻纺等四个千亿元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研究团队,一支招商队伍,一套优惠政策、一张推进时间表”的产业发展“六个一”机制项目,项目推进明显加快。四大千亿元产业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

  凝心聚力再发力。8至11月,九江全面打响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重点围绕已签约和已供地项目,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千方百计搞好服务保障,促使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