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发来最伟大的电报提案

29.10.2014  13:30

  ○陈雅旋

  “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这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1938年10月28日从新加坡给当时正在召开的国民参政会发来的一个电报提案。这11个字,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大快人心,给当时的主和派以沉重一击,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著名爱国人士、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正当抗日将士浴血沙场,后方民众和海外侨胞全力支援,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在国民党内部却出现了一股逆抗战潮流而动的暗流。此时,在海外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国民参政员陈嘉庚先生多次风闻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反对抗日并主张对日和平妥协,很是惊诧,难以置信。他与汪精卫有过交往,在他的印象中,汪精卫是不会出此昏招的。当年的汪精卫,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左右手,还是享誉海内外的民国第一才子。1919年,在创办厦门大学之初,陈嘉庚先生经过慎重考虑,向汪精卫提出,礼聘他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没想到的是,正当陈嘉庚先生几经周折,终于拿到厦大演武场的地契时,粤军挥师讨桂,节节胜利,汪精卫忙于政务,请辞厦门大学校长的职位,陈嘉庚先生不好挽留,只得同意。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路透社电讯公开传出“汪精卫发表和平谈话”,陈嘉庚才确信汪精卫真的在唱投降论调。陈嘉庚先生遂以南侨总主席名义给汪精卫发电报,明确指出与日和谈无异于与虎谋皮,主和绝无出路,让其放弃和谈的念头。但汪精卫却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

  对于这种投降的论调,陈嘉庚先生决定予以无情的揭露和坚决的打击,以正视听,鼓舞全民抗战的斗志。1938年10月28日,抗战时期的一次很重要的会议——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身在新加坡的陈嘉庚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向大会发去一份全文共有110个字的电报,电报内容包括不能谈和、学校抗战期间不能放假和废除长衣马褂三个提案。其中,第一方面的内容即著名的11字提案。这一电报提案,不啻于一枚重磅炸弹,震惊宇内。

  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陈嘉庚先生大义凛然、嫉恶如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用提案表达了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必胜的信心。陈嘉庚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不愧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