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夫妇魂归庐山始末

13.08.2014  22:40

  □鲁先圣

  2003年6月16日,千古名山庐山迎来了匡庐史上一个伟大的时刻,国学大师陈寅恪归葬庐山,给名扬天下的匡庐增添了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陈寅恪墓。

  1969年一个凄风苦雨的秋日,近80岁的陈寅恪再也难以忍受造反派们的迫害,悲怆地离开了人世。34年后,她的女儿们决定把父母的墓迁往庐山,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是父母魂牵梦绕的地方。陈寅恪夫妇魂归庐山,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曲折。陈寅恪逝世于1969年10月17日,生前遗愿,必葬于乃父陈三立墓侧(三立先生卢沟桥事变后忧愤于日军入侵,绝食拒药,殉国于北平,迁葬在杭州西湖)。时当“文革”,陈寅恪之女万难奉灵柩葬于西湖,乃供厝在家。

  80年代初,国家开始改革开放,文化人纷纷平反昭雪,陈寅恪之女陈流求感到落实父亲遗愿有望,奔走杭州协调。云南李一平因策划龙云反正有功,解放后颇受礼遇,也从高层入手,帮助陈家将陈三立老人在杭州的墓地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迎葬陈寅恪之事一直力不从心,各种阻力和困难难以克服。西南联大校友会等组织也曾出面呼吁,但也毫无结果。有关部门用一纸文件答复:风景区不能建墓。陈寅恪的女儿忆及父母曾有一遗言,希望身后能葬于庐山松门别墅(“月照松林”侧的“松门别墅”是陈三立生活了四年的故居,江西省已将其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圆了父亲的愿望,她就转赴庐山求告,但是答复仍是那份文件,难以通融。

  2000年9月,全国政协委员黄永玉为此事奔走;2001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也过问此事。2002年4月17日,毛致用、黄永玉抵达南昌,第二天就陈寅恪夫妇骨灰迁葬一事与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省长交换了意见,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此事。2003年2月,时任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至庐山植物园检查工作,与时任植物园主任郑翔感叹此事。郑翔立刻答道:“我们植物园是中科院直属单位,不属风景名胜区管,可葬先生!”陈寅恪1955年曾当选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与中科院早有关联;其次,北京植物园此前已经迎葬梁启超家族的几位重要人物,可谓有例可循;再次,义宁陈氏于中国植物园事业贡献良多,陈封怀是庐山植物园的创始人之一。1993年辞世后,遵从其遗愿,将其骨灰与另一位创始人秦仁昌的骨灰一同埋葬在胡先骕墓茔两侧。即今日植物园内的“三老墓”,坐落于松柏区水杉林内,离松门别墅不远。有此三大因缘,庐山植物园觉得责无旁贷。从陈氏姐妹来看,山穷水尽之时,谁能料到柳暗花明?此为第一重惊喜;父母身后既有亲人陪伴,永眠之地又邻近祖居,此为第二重安慰;“三老墓”已成景点,游人穿梭,常年不乏管理,此为第三重放心。有此三大欣慰,自然是乐观其成。

  2003年4月30日,植物园在事先征得陈氏姐妹同意后,选择吉时良辰将骨灰入土。入葬当日,天空难得地放了晴,而且出现了日晕,一片吉祥。一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回了庐山。庐山紧临陈寅恪的家乡——九江修水县。陈宝箴、陈三立多次上庐山游览,甚喜庐山的风景和环境。1929年,陈寅恪出资在庐山购买了松门别墅,接77岁的老父陈三立上山定居,陈氏家族成员时常汇聚庐山。1949年,周恩来委派陈三立的至友李一平到广州看望陈寅恪,恳请他不要去台湾和国外。国内定居点由他定,如愿来庐山,可由政府出资将松门别墅全面整修,后陈寅恪因多方原因未来庐山。现在他终于来了。他1945年在作于成都的《忆故居》一诗中曾哀叹:“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松门”即松门别墅),现在他终于梦想成真了。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贺电中充满感情地说到:“陈寅恪先生谢世34年后择我院庐山植物园归葬,甚感荣幸之至。庐山乃我华夏之绝艳宝地,名人名山名园融为一体,归于自然,先生终得以慰藉!”

  陈寅恪与夫人的合墓位于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内,建墓的山现已被命名为“景寅山”。陈寅恪夫妇的墓高贵、简朴而庄重。整个墓茔是由12块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漂砾石搭建而成,这些石块已有200万年以上的历史。右边长条石上刻着“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反面写着“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庐山植物园敬立”,没有任何介绍、评价的溢美之辞。左边的扁圆形石上,刻着陈寅恪奉行一生的准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十个大字由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题写。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涵盖陈寅恪思想精髓的语言,出自1929年陈寅恪在为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的纪念碑文。当时,陈寅恪郑重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70多年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被后人郑重地刻在了陈寅恪的墓碑上,斯人已去,两位大师惺惺相惜,殊途同归,亦准确表达了后人对陈寅恪的评价与敬仰。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