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琮英与任弼时包办婚姻幼年打工供丈夫上学

03.08.2015  20:09

  原标题:陈琮英与任弼时指腹为婚 包办婚姻产生至爱真情

  13岁的童养媳“姐姐”陈琮英小小年纪,非常懂事,要求到长沙去打工,赚钱供“弟弟”任弼时上学。她把辛苦打工所得的工钱,几乎全部交给了任弼时,使任弼时非常感动。

  ◆为了搭救被捕的任弼时,急于赶路的她搭乘一辆敞篷的拉煤的大货车。在长途奔波之中,襁褓中的女儿受了风寒,感冒转为肺炎,夭折了。

  ◆向忠发叛变后供出陈琮英,并当着敌人要她交代所有的事。“我当时抱着刚出生3个月的小女儿,装糊涂说:‘讲什么呀?我是农村来的,我什么也不知道。’

  陈琮英,这名字并不是人们很熟悉的;然而,她的已故的丈夫任弼时,却是大家所熟知的。陈琮英跟任弼时结婚之后,总共生育了9个子女。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最初出生的3个孩子都早夭了,还有2个孩子因在战争中寄养在江西老乡家里而失踪。能够长大成人的是3个女儿,还有唯一的儿子任远远。

  陈琮英历经磨难,却乐观豁达。在我采访她的时候,年已91岁的她,瘦小而灵活,视力、听力也都不错。陈琮英于2003年5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指腹为婚”的“娃娃亲

  陈琮英一口湖南话。我问起她的年龄,她说比任弼时还大两岁,他们俩定的是“娃娃亲”。“指腹为婚”、“娃娃亲”,是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谁都没有想到,任弼时与年长他两岁的陈琮英,却建立起真正的感情。他俩从“娃娃”直至终生——任弼时与她都从一而终,不论是身处监牢、长征岁月还是步入中共高层、进入中南海,彼此携手,不离不弃,从不见异思迁,从无绯闻。如此纯真无邪的爱情,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陈琮英2岁时母亲病故,父亲为了生活又常奔走在外,她寄养在亲友家。12岁时,陈琮英作为童养媳来到任家,那时任弼时不过10岁而已,彼此以姐弟相称!从这时候起,她的命运便与“弟弟”任弼时紧紧联系在一起。

  任家也是清苦之家。任弼时的父亲任振声是一位清贫的教书先生,每天除了在离家较远的长沙县开物学校教书外,空余时靠替人代抄文书、代写家信赚点零用,维持全家生活。1915年夏,11岁的任弼时初等小学毕业,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高等科,要去长沙读书,告别相处一年多的“姐姐”陈琮英。

  任弼时到了长沙读书之后,虽然师范附小可以免交学费,但是要支付伙食费、住宿费。对于任家来说,陡然增加了开支。“姐姐”陈琮英小小年纪,非常懂事,向任弼时父母要求到长沙去打工,赚钱供“弟弟”上学。任弼时的父母答应了,觉得这样可以增长“姐弟”的感情。他们托亲戚为陈琮英在长沙一家袜厂找了一份工作。这时陈琮英年仅13岁,任弼时只有11岁。陈琮英是一个格外节俭的人,把辛苦打工所得的工钱,几乎全部交给了任弼时,使任弼时非常感动。任弼时和陈琮英能够从“娃娃亲”升华为真正夫妻情,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琮英忙于打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任弼时聪颖,从小学而中学,学业优秀,思想日趋进步。他在湖南第一师范结识了毛泽东。

  1920年8月,16岁的任弼时参加了毛泽东等正在筹建的俄罗斯研究会,并由该会推荐首批赴上海入“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准备到苏俄留学。任弼时依依惜别“姐姐”陈琮英,从长沙前往上海。临别,任弼时叮嘱陈琮英,有机会要学习文化。

  当任弼时去苏联莫斯科接受红色教育、成为中共党员的时候,陈琮英则遵从任弼时的嘱咐,在长沙半工半读了4年,摘掉了文盲帽子。

  1924年8月任弼时奉命回国,因忙于工作未能回乡。直到3月11日,任弼时从北京来到上海,正打算去湖南,出乎意料,陈琮英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们已经阔别6年了!

  原来,组织上安排王一飞把陈琮英从长沙接到上海来。1926年4月初,22岁的任弼时与24岁的陈琮英在上海举行简朴的婚礼,他俩终于从“娃娃亲”结为正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