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贻恕:尊重人权,尊重个性发展

09.05.2014  10:44

  近日,一组名为《变性人:从“小想”到“曼音”的蜕变》在网络上发布。26岁的重庆小伙子小想,在深圳从事按摩技师工作。过去十年来,他无时无刻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性。昨日,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为其实施第一期手术。图片一在网络上发布。随之而来的是漫天雪花般的议论。(5月8日深圳商报)

  像小想(曼音)这种人,是患有易性病的人虽然不说多,但也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笔者身边就有类似的人,他们虽然表面上长的是男人的模样,但心里却是把自己当成女人。所以平时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趋于女性化,他感觉这样才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穿高跟鞋、挎包、穿耳环、化妆、跟女生一起逛街玩耍,会对男人好感,爱慕,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分不清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

  但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知道这种情况,总是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他们(她们),刻意远离、冷落他们。甚至有些人直接冷嘲热讽进行语言攻击,茶余饭后拿来当开心的话题。而这些可怜的人也就这样被无辜的定位为“变态”“伪娘”等,冠以各种丑陋的名声。本来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幸福的生活的,因为别人的各种议论给他们的人生、未来作出了审判,决定了其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剥夺了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力。

  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生活方式。有些人虽然跟社会的正常发展不相合,但他们并没有伤害了谁,也没有阻碍社会的发展。不能因为你们“看不爽”就去干涉别人,去侮辱别人,践踏别人的人权。在此,笔者不是说支持或者反对同性恋、变性,而是要支持人的个性发展,尊重别人的人权、尊重道德的底线,对人性的理解与关怀。试问整天生活在遭受别人歧视的社会中,谁能承受?谁不希望能得到公平对待。

  这虽然不是直接的爆炸性新闻,但这是关注人性发展的最直面的问题。对于这种病,其实是后天养成的,跟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社会和家庭及人际交往是可以改变的。一方面从小家庭要给孩子竖立正确的观念,将其身份作出正确的定位,不要将男孩当女孩样,也不要将女孩当男孩养。另一方面,在社会中人们要将其引向正确的性别轨道,而不是讽刺、进一步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