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中科院院士陈仙辉回母校宜春学院表达真挚之情

29.12.2015  12:08
  12月25日,宜春学院杰出校友、新晋中科院院士陈仙辉回到了阔别33年的母校——宜春学院,见到了母校新址和熟悉的老师同学,三十年岁月流转,陈仙辉院士不禁感慨,“离开宜春三十多年了,对家乡的怀念,对母校的怀念,从未改变过。”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喻晓社,宜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谢来发,宜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伏芝等省市领导及全校两万多名师生热烈祝贺陈仙辉新晋中科院院士,热烈欢迎陈仙辉院士荣回母校。     “在宜春师专(现宜春学院)学习时,对学校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当时学校管理十分开明、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使我终身难忘,今天的成就固然与我的母校不可分离。”陈仙辉院士深情地说道,他回忆起自己加入79级物理系同学微信群的那一刻,他激动地说,“仿佛一下回到了33年前,往事历历在目,感谢母校,感谢老师对我的培养,在母校的学习生活,培养了我坚持的品质,是我‘超导’生涯的萌芽,个人成绩的取得与母校是分不开的。重回母校是我三十年来的一桩心愿,今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母校情怀、师生情谊。我将以自己所能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为宜春经济社会发展尽绵薄之力。”陈仙辉院士在欢迎会上的讲话虽简短却字字朴实真挚。     “还记得刚入校时,陈仙辉给我的印象就是淳朴实在;还记得1986年,陈仙辉考研究生时让我帮他寄档案,我一遍遍查找复印;还记得2012年,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他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作为他的老师,我一直关注着他,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个成果定律:没有天才,没有捷径,只有不怕失败,勇于坚持。‘积累’和‘坚持’也必将成为宜春学院的一种精神”“遥想当年,宜春师专在我们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里给予了我们大量的知识财富,为我们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母校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学风浓郁,培育出了大量的优秀校友,陈仙辉院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欢迎会上,陈仙辉院士的老师李谟清、同学刘峰回忆了当年的往事和对母校的情怀。字字句句都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陈仙辉老师和同学的话语中让我们对眼前这位杰出校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陈仙辉院士系宜春学院79级物理系学子,大学毕业后曾在江西一煤矿工作,后又考取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强关联电子体系和新型超导体的探索及相关物理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首次在常压下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K(–230.15°C)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并发现锂/铁氧氢铁硒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超导体,拓展了超导研究的材料体系,被国际同行公认为超导领域的伟大人物之一。     “宜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非一流的大学却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让我们有信心向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奋进。”一句句话掷地有声,喻晓社的一番话既高度肯定了陈仙辉院士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更饱含了对宜春学院的无限期望。     肖伏芝分享和祝贺了陈仙辉院士所取得的成就,并希望陈仙辉院士关注、支持、帮助母校和宜春的建设与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挖掘宜春各种珍稀元素,推动宜春产业经济的发展。”     会上,陈仙辉院士受聘为宜春学院名誉教授,李雪南为陈仙辉院士颁发了宜春学院名誉教授证书。陈仙辉院士还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礼物。由宜春学院文传学院教授、CCTV<感动中国>赞美辞作者何凌风作诗,该校书法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梁敏教授书写的书法作品:“陈力科学巧运筹 仙才世仰领风流 辉昭超导雄天下 行就荣名万古留——贺杰出校友陈仙辉教授荣膺中科院院士”,这个礼物将陈仙辉院士的名字作为诗句的开头,连成“陈仙辉行”,肖华茵代表学校将该礼物赠送给陈仙辉院士,表达全体师生对陈仙辉院士最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