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

08.02.2015  22:57
原标题: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

塑衣式陶俑

广州日报讯(记者刘丽琴 摄影报道)2月4日至5月31日,“汉景帝的地下王国——陕西汉阳陵文物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汉景帝陵园——汉阳陵出土的120件(套)文物,包括各式人物陶俑、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反映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展览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一系列着衣式彩绘陶俑。这些陶俑大多面色平和,甚至露出笑意。陕西汉阳陵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介绍,汉景帝的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先后发掘出土的陶俑有5000多件。“与秦始皇兵马俑冷酷的脸部表情相比,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这或许与汉景帝时期‘文景之治’的盛世背景有关,反应了文景时期,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的生活面貌。

此次展出的人物俑有两种:一种是裸体断臂;另一种则穿着完整的衣服。侯宁彬介绍,裸体陶俑是着衣式陶俑,陪葬时其实是有衣服的,而且穿的是丝帛,并且有可以活动的木制手臂,但由于长期埋于地下,衣物和木质手臂逐渐腐朽,出土时就变成“断臂裸体”了。而衣着完整的陶俑则是塑衣式彩绘陶俑,其衣服跟陶俑是一起的,通体施彩。“研究发现,着衣式陶俑可能是专为皇室随葬的级别较高的陪葬品,而一般的贵族大臣在未经皇帝特赐的情况下,只能陪葬带陶塑服饰的塑衣式陶俑。”侯宁彬说。

在展厅里,一个跽坐式乐伎俑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乐伎俑坐在脚后跟上,使用的是汉代标准的“跽坐”坐法。“西汉时期,人们会客都是跪在席子或榻和大床上,屁股放在脚后跟上,这叫跽坐。虽然不太舒服,但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侯宁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