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能否破解养老难题 “爱心手机”隔空关爱空巢老人

23.04.2015  14:09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如何保障空巢老人的身心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南昌市西湖区力求用“互联网+”破解这一难题,通过搭载24小时GPS定位系统的“爱心手机”和“客厅摄像头”,家人或社区干部可随时关注老人家中情况,变过去“被动等待求助”为“主动提供帮助”。

  早在2012年,西湖区为保护老人的安全推出了“爱心手机”。爱心手机的背面有一个按钮,情况紧急时,向上推就可以拨打社区或家人的电话寻求帮助。到目前为止,爱心手机已发放到该区100余位老人手中,受到了老年人及家属的欢迎。但“爱心手机”投入使用3年多来,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以前的‘爱心手机’仅限于头脑清醒的老年人使用,一旦老人出现痴呆症状或者陷入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中,就无法使用‘爱心手机’,家属和社区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提供帮助。”西湖区老龄办主任谢鹏告诉记者,这次西湖区准备试运行的“爱心手机”搭载了两个新功能即24小时对老人的GPS定位和远程监控,家人或社区干部可随时关注老人行踪以及家中客厅情况,一有问题立刻上门,变过去的被动等待求助为主动提供帮助。

  家属和社区如何实现老人所在位置的定位和对老人生活情况的观察?西湖区区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现定位只需老人佩戴一块内部装有芯片的手表(定位器)并且在客厅配置摄像头,家属在原有手机上下载一款服务应用,即可实现对老人的定位和远程观察,一旦走失可随时通过定位寻找老人。记者从西湖区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实现这两项新功能的技术已经趋于完备,应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后台管理程序正在与合作公司商谈中。

  目前西湖区的老年人有6万多人,区民政局将先试点100位,该项目正在制订方案报民政局,最早于6月底试运行。“如果申请到了创投基金,我们将对前期申请的老人免费发放摄像头和定位器,后期也会对三无老人和贫困老人给予优惠。”南昌市西湖区老龄办主任谢鹏告诉记者,“爱心手机”这个计划将在年底完成,“期待以这种新的方式来解决空巢老人的安全问题,更好地为老人提供安全保障。

  江西日报记者 蔡颖辉 实习生 关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