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雄:“快滴”合并就是在画一张更大的饼?

16.02.2015  16:43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14日联合发布声明,宣布实现战略合并。作为打车软件史上最重磅级的一起合并,快的与滴滴的合并,至少创造了两个纪录——一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未上市公司的合并案,二是新的公司也是最快的成为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科技2015-02-14)

  当初“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出行领域借助互联网迅猛发展,可以说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但是这两家为了抢占山头,一开始就斗得你死我活,特别是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的加盟,让这场斗争愈演愈烈,最终这两个竞争对手兼敌人竟然合并了,很多人和我一样,只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快滴”合并后,此前的那些争议还没有结束,新的疑问又接踵而至,比如说合并的原因是什么?是由谁推动的?新公司的高管任命和公司业务如何整合?是否涉嫌垄断等等,但是对“滴滴”和“快的”的用户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合并后打车补贴是否仍将继续?因为当初这两家公司为了抢夺更多的用户资源,都不惜大规模持续烧钱,用户当然是乐得坐山观虎斗了,你们斗得越凶,用户们就笑得越开心,那么现在两家公司合并后,虽然对两家公司而言是做强做大的妙手,但是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当然是用户了。

  说到“快滴”的合并,他们选择在情人节这天宣布消息,是想突出共度蜜月这一特殊意义,但是其实大家仔细冷静的分析一下,如果没有腾讯和阿里这样的超级资方进入,他们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快滴”虽然在共度蜜月,但是新娘新郎却不是他们,正是因为超级资方敏锐的嗅到了互联网出行市场的巨大利益,他们才愿意进来,并以其前瞻性的策略和影响力最终促进二者的结合,两家的恶性竞争告一段落,而这里所谓的竞争说白了是什么?就是给用户的额外的打车补贴。

  而对于今后新公司的补贴方式,虽然各方表达出语焉不详或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一开始的说法是补贴将会继续,后来的法说是一下子取消补贴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有口风说补贴将会取消,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就我的理解,新公司成立后,补贴的力度当然较之前会有所降低,就算是有部分补贴仍会继续,也是某一段时间内针对性的补贴,比如说培养新的用户和市场,在公交、拼车、代驾等领域拓展新的业务等,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用户与其纠结于这二家公司合并后对用户打车补贴的变化,不防更关注一下新公司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手段是否有所提高上,如果补贴虽然少了,但是今后打车时更方便了,更便捷的满足的出行需求了,谁还会关心那些可有可无的补贴呢?如果补贴增加了,服务和技术手段反而有所削减,这样的补贴终究是在画一张更大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