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朱批萌萌哒:朕之亲切宝贝尔等俱好么?

24.12.2014  13:37

  当喀尔喀副将军策旺扎布等人上奏问候皇帝平安,却得到雍正帝的亲切关怀:“尔等如此使朕畅快,何疾不治,何病不除?朕躬甚安,已痊愈。朕之亲切宝贝尔等俱好么?”不知这些“亲切宝贝”们是否已经感动得泪流满襟了呢?

  ◎孔勇

  近年来,随着清代宫廷戏和“清穿”网络小说、电视剧的盛行,让一向神秘莫测的清朝皇帝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清世宗雍正帝更是时下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小说里的热门人物。只要打开电视,你总会在某个频道上不经意看到“四爷”的影子。围绕着雍正帝,人们似乎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传奇,拥护追捧者有之,挞伐批评者亦不乏,网络上“四爷党”与“八爷党”的交锋也丝毫不比历史上的惊心动魄有何逊色。这种热闹场景,恐怕连以严酷形象载诸史册的雍正帝本人也始料未及。

  如果说此类带有娱乐色彩的作品只是民间炒作的话,那么,前不久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推出的一组动态版《雍正行乐图》,以及据雍正帝朱批笔迹“朕知道了”“朕就是这样汉子”制作的衍生纪念品,则让人们在热议和追捧之余,更加心痒难耐:雍正君,你到底是怎样的汉子呢?

  朱批 确实有些萌萌哒

  说到朱批,还要提一下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作为君臣之间的一种机密文书形式,奏折制起源于康熙前期,主要用来臣下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和社会见闻等事。皇帝阅览后,往往会根据所奏内容予以批示,然后返回官员手中,照其意旨来执行和办理。这种批示,因多用朱砂红笔写成,因此称为朱批。

  据统计,康熙一朝获准上奏的官员约有两百余人。但在雍正朝短短十三年中,上奏人数已经逾千,不仅督抚大员可以使用,包括一些知府、道员等中下级官员也获准奏事。所以,雍正帝留下的朱批数量也远超康熙之时。对雍正帝而言,批阅奏折似乎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如他所说:“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言。”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朱批都是出自他自己之手,既不劳烦别人代笔,也不需要别人在旁边献计献策。

  在具有如此机密色彩的奏折上,常常会出现成篇的白话俚语。以雍正帝为代表,他看完奏折后往往会先来上一句:“知道了”,这甚至比今天领导们在批示时写下的“已阅”两字还更通俗明白。“朕安,尔等好么”,也属于雍正笔下的高频词汇。如果说这只是小试牛刀的话,翻阅雍正朱批,就能看到他在挥动笔杆之时真可谓是任意驰骋,不饰性情,或天真,或世故,或臧否人事,或嬉笑怒骂,也由此呈现出了一个更为鲜活可爱的雍正形象。我们不妨选取几例,逐步逼近这样一位君主的内心世界。

  作为雍正帝的肱股大臣,田文镜得遇隆恩,也尽心报效。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时任河南巡抚的田文镜进呈奏折,回复朝廷关于从河南、山东两地购粮运往江南平籴之事(注:“平籴”指在丰年时购粮储存以备荒年出售,亦泛指平价出售)。在此之前,田文镜等曾说江南人不喜食小米,主张运送小麦。大学士朱轼和张廷玉则力主运送小米,雍正帝听从后者之议。后来果然如田文镜所言,朝廷运送小米至江南后,所售有限,没有起到平籴之效。因此,雍正帝念及田文镜的实心办事,大加褒扬,对朱轼、张廷玉则不无讽刺。田文镜受到奖掖,感激无已,所以有了上呈奏折以示万不敢当之举。在这封奏折末尾,雍正帝也借朱批的机会,一舒此事带来的心中憋闷。他说:“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今日捧读此批,仍颇觉霸气外漏,为之震撼。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我们常以为今日才流行的“汉子”之称,在雍正帝那里早已是信手拈来,自加其身了。对于“汉子”之义,清人王应奎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解释:“世俗称人曰汉子,犹云大丈夫也。”因此,试把雍正帝这段话翻译出来即为:我就是这么个大丈夫,这么个皇帝,这么爷们儿脾气,你们对得起我,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你们。其直率坦诚,字里行间表露无余。

  当然,此一朱批的重点还在于阐释他的驭人治吏之道。雍正帝曾说:“朕生平不负人,人若负朕,上天赐助报复也。”因此,他对臣下的要求是实心办事,无欺无隐。倘若徒饰虚文,则会受到严厉申斥。这在朱批谕旨中随处可见。雍正七年十月二十八日,署广东巡抚傅泰上折奏报关于收成与米价等事。因其中提到“嘉禾呈瑞,实为从来所未有,濒海之希闻”等浮华词汇,被雍正帝批斥道:“似此纸上空文,若不实力率属奉行,何益?”并警告他时刻牢记皇帝之重用,以及不忘自身的利害关系。

  相反,对待自己喜欢的大臣,雍正帝却是不吝赞美之辞,其间欢乐跃然于纸上。雍正初年荣极一时的年羹尧,就常收到雍正帝“甚好,甚好”、“朕甚喜”、“你放心”这些大白话奖励。遇到皇上动情时,还会获批:“尔此等用心爱我处,朕皆体到。”亲昵缠绵,丝毫不亚于恋人撒娇。我们也不难设想,当闽浙总督满保收到雍正帝朱批“若能遇一名贤能之人,乃朕如得活宝矣,将欣喜若狂”之时,能不尽心举荐人才,以分圣忧吗?而当喀尔喀副将军策旺扎布等人上奏问候皇帝平安,却得到雍正帝的亲切关怀:“尔等如此使朕畅快,何疾不治,何病不除?朕躬甚安,已痊愈。朕之亲切宝贝尔等俱好么?”不知这些“亲切宝贝”们是否已经感动得泪流满襟了呢?

  以上几折仅是雍正帝所留海量朱批奏折的冰山一角,也是雍正帝多面性格展露出的一个侧面。作为察人治世的重要手段,雍正朱批谕旨虽免不了也有雍正帝本人的矫作痕迹,但仍不失为洞察雍正帝性情的便捷途径。这也让我们对这位老成世故的君王多了几分亲切和熟悉,感觉到了他“萌萌哒”的一面。

  行乐图 搞怪亦是极好的

  雍正帝中年登基,在位十三载,不仅难比乃父康熙帝治国六十一年的历史纪录,也不可与其子乾隆帝统驭一甲子同日而语。但谁也无法否认,正是雍正帝在位期间,革除前朝积弊,大力推行改革,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为“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他所留下的数量骇人的朱批谕旨即可看到,“勤政”二字当是雍正一朝大有作为的不二法门。雍正帝自己就曾说过:“即皇考之勤,亦无自朝至暮办事之理。”傲娇之态,溢于言表。

  在位时间短促且勤政如斯的雍正帝,并没有像其父其子一样,或南下江南察民览景,或北去承德避暑休憩。那么,给人的印象则不免是他终日深居宫中,枯燥乏味,没有多少皇帝所享有的乐趣可言。其实不然。应该说,雍正帝有着某种天生的搞怪天赋,不仅招纳一批画师来到宫中,而且令其将自己在各种场景中的形象书诸画册。这从今日留存的多幅《雍正行乐图》中可以尽窥无余。因此,当故宫博物院以动态技术将部分《雍正行乐图》予以处理之后,立刻使得这些历史图册获得了喜大普奔的效果。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雍正帝,忽而是渔夫垂钓,忽而是诗人酬唱,忽而是隐士归山,忽而是猎人捕兽……加上诙谐幽默的今人语言予以解读,立刻萌翻众生,让人叫好不迭了。

  在《雍正行乐图》中,雍正帝正尝试将自己置身于多种场景之中,向人展示他多姿多彩的斑斓面貌。既有规坐于书房宫殿,也有驰骋于山林野外,既穿汉服,也衣洋装,当可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动静自如,中外汇通。这简直就是清廷版的Cosplay了,直让人目眩神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游走于各种场景之间的雍正帝形象,并不是据其实际活动绘制而成,而是在其授意之下由画师精心画作所得。表面上来看,勤于政务而无暇分身的雍正帝,着力觅得一批优秀画师,为自己量身定做画像,此举既可自娱生活以怡情怀,也可以满足其难以巡行于外所留下的内心遗憾。所以,我们就不必冥思苦想雍正帝在狩猎之时是什么样子,而只看其《洋装俘虎图》就能一睹这位帝王的英武雄姿了。这种把自身理想化的行为,真可谓雍正帝的一大发明。

  然而,正如朱批奏折不只是简单的私人通信一样,行乐图也绝不仅仅是雍正帝独坐高楼时的无聊创举,而是借自己皇帝之身,把清朝的治国理念灌输在了其中。概言之,就是剔除儒家思想传统里华夷之辨的成分,进而追求满汉一统,天下共主。应该看到,作为满族建立的王朝,清朝在入关之初即受到了汉人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合法性也一再遭到质疑。经过顺治时期的镇压、康熙时期的恢复生产,这种声音并没有随着社会的逐步安定而完全消失,至雍正朝亦然。因此,如何借助文治教化而不是诉诸武力来消弭满汉矛盾,是摆在雍正帝面前的重要任务。

  熟读儒家经典、对汉文化有着颇深造诣的雍正帝,对此显然是自信满满。雍正初年,面对湖南乡野文人曾静等人以华夷之辨的思想游说川陕总督岳钟琪造反,并控诉雍正本人弑兄、屠弟等十大罪状时,雍正帝非但不回避,不动武,反而与其当面对质,一一辩解。在后来集结了雍正上谕、曾静口供等文字而刊发全国的《大义觉迷录》中,雍正帝就曾巧妙地说过:“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用今天的话来说,雍正帝的指导思想就是“大一统”,即不以地域、民族等要素来区分统治者的身份。这对曾静而言,的确是不易辩驳的道理。雍正帝的文教手段之高超,于此可见一斑。

  以此为背景,再来看《雍正行乐图》,真可以说是图像版的雍正治国方略。他不断变身于汉人儒生、满人弓箭手等多种身份之间,正是在孜孜表明他所主张的“大一统”治国思路。所以,我们在品味《雍正行乐图》中男主角的怡然自得时,对他的这份良苦用心也不可不察。不过,到了乾隆帝在位之时,随着汉文化逐步深入宫廷,即使是满族皇帝本人也深受其感染了。据说乾隆帝在宫中时就经常穿汉服:“一日,(乾隆帝)冕旒袍服,召所亲近曰:‘朕似汉人否?’一老臣独对曰:‘皇上于汉诚似矣,而于满则非也。’乃止。”从这个小例子中,也能看到雍乾两帝在个人风格上的差异。

  对照一下雍正帝的行乐图和前述朱批谕旨,不难看到,图像往往并不像文字那样直观通达,能够将人的性格尽情展露。但予以深究,也能慢慢品味出图像背后的玄机与蕴意。比如,有的研究者即根据《雍正帝观花行乐图》中的人物形象,解读雍正帝乃是借此举向康熙宣示,他已遵其遗愿立弘历为储君,且以此谕示臣民,他自己的继位也理属合法,从而达到了“图像证史”的功效。因此,对《雍正行乐图》中的各幅作品仍有可探究的空间。

  雍正君 其实我们不懂你的心

  史书里面的雍正帝,往往和严酷、狠辣等词汇相连在一起,但朱批里、画册中的雍正帝,则可谓一个活生生的顽童形象。这也难怪在他身后数百年,竟引得无数粉丝为之折腰,呼喊着“四爷,我们做朋友吧”。真不知道雍正帝听了以后,是受宠若惊,大感意料之外呢,还是会微微一笑,并悠悠地冒出一句“朕的心意,尔等小民终于领悟了”呢?恐怕我们还是无法揣摩他的真实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雍正帝身上既有一国之君所应具备的威严和气场,也不乏类似“暖男”一样的温情和贴心。两者相加,自然魅力无敌了。铁血柔情,当为“汉子”之本色。

  “汉子”的性情之中,自然还少不了雷厉风行,勇敢果决。雍正帝在位期间,曾以铁腕重拳多面出击,严惩贪污腐败问题。如雍正元年正月,在批示山东巡抚黄炳调查山东仓谷案的奏折中,雍正帝就已痛快淋漓地表明了态度。对前任山东巡抚李树德等人,雍正帝认为处置时丝毫不用顾忌情面,正所谓“追到水尽山穷处,毕竟叫他子孙作个穷人,方符朕意”。时至今日,我们听了这话仍忍不住拍手称快,大大点赞。要知道,历朝历代的贪腐问题往往都是盘根错节,纠连甚广,倘若没有追究到底、彻查他子孙三代的决心和勇气,则难免虎头蛇尾,收效甚微。所以,雍正帝在惩贪反腐方面绝对称得上是铁汉一枚。

  而在私生活方面,雍正帝给人的印象又往往是不喜奢靡,节俭朴实。曾在康雍乾三朝做官的大学士张廷玉,就说雍正帝吃饭时甚至连一些米粒、饼屑都不浪费。宴请大臣的时候,也经常强调要珍惜粮食,不要暴殄天物。听闻至此,我们不禁惭愧和感叹,雍正帝就算在私生活方面也可谓标配好男人了。但雍正帝说了,他不喜华靡,此乃“本出自然,并非勉强”。谦虚低调之中,不自觉地就把自己夸扬了一番。

  这就是雍正帝。纵然我们想破脑瓜,也不知道到底哪些词语能够把他概括清楚。朱批、画册,这些载体只能说是反映雍正帝性格的一些园地,兴许在其他的某个角落,我们又会看到另一番新奇面貌的雍正帝。这种不拘一格、难以捉摸的性情,或许正是时至今日人们仍对他争论不休、互打口水仗的原因吧。毕竟,围绕雍正帝的一些历史迷思,如合法继位还是矫诏篡位等等,即便在历史学界内部尚且还无定论,那自然会给普罗大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和书写余地了。此情此景,倘若四爷有知,他说不定会大笑一番,然后说道:“朕就是这样汉子,你们尽管去争论吧。哈哈。

  本版供图/孔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参考文献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清世宗实录

  《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

  《清史图典·雍正朝》(朱诚如)

  《朱批:康雍乾用人与治吏》(刘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