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赞其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

21.09.2015  10:39

  “读说江西古代廉吏”系列报道之二十七

  康熙年间,江南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江宁知府陈鹏年锒铛入狱,引起当地民众的无限同情,纷纷投书为他辩冤。此事惊动了正在江南巡视的康熙。于是,他问在庭院玩耍的小孩儿:“儿知江宁有好官乎?”孩儿答道:“知有陈鹏年。”康熙又转头问身边的大学士张英:“江南哪个是廉吏?”张英也举出陈鹏年。当时,江南织造曹寅也为这位素不相识的官吏说情,向皇帝免冠叩头,碰阶有声。最后,陈鹏年终于无罪获释。

  陈鹏年(1663-1723年),字北溟,号沧洲,祖籍江西庐陵。康熙辛未(1691年)进士,学识渊博,执法严明,以清廉著称。

  

   清、慎、勤” 书三字以自励

  康熙三十年(1691年),陈鹏年中进士,授浙江衢州府西安县知县,时年28岁。到任前,恰逢清初“三藩之乱”平定后不久,当地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水利失修,到处一片悲惨景象。虽然,经过了前几任知县的全力施治,但元气仍未恢复。到任日,陈鹏年先在县衙设案焚香,对天发誓:“自今伊始,鹏年服官行政有不若于天理、不即于人心者,明神殛之。”随后,又书“”“”“”三字,贴于室内以自励。

  时三藩乱后,户口流亡,豪族相率占田扩产。陈鹏年按原田亩图册逐一查实田亩所属,据田计粮,尽去弊端,使数千农户安于生产。同时,兴修水利,筑砌堰坝,疏通城壕,在东门外引渠建分水闸,旱时开闸放水,以灌溉东郊农田,乡民称为“陈公闸”。

  因民生凋敝,当地养有女婴多行溺毙,陈鹏年发现后,明令禁止这一恶习,挽救了不少女婴的性命。有些人便将这些女孩改姓陈,以示感激。

  在任期间,陈鹏年还为民伸张正义,深受县人称誉。县人郑荣祖和他的父亲同死于冤案,前任知县疏于详核,郑妻屡次喊冤上诉,终未了结,为此郑妻碰碑而死,灵枢停在城西铁塔下达7年之久。陈鹏年了解以后,给予重新复查,终于获得平反,并为其建墓立祠,亲题“孝烈”两字于碑上。这件为民伸张正义的事,后人编成《铁塔传奇》,在县城上演。

  在陈鹏年的精心治理下,西安县的经济终于得到恢复,百姓安居乐业。

  

   在京修书期间 无钱租房殿庐为家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陈鹏年调任淮安府山阳知县。

  据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二载:“补山阳知县,上书巡抚宋公荦,谓陈民所不便与己所欲为者,请勿拘常格。宋韪其言。山阳本泽国,田没于水,征赋不及额,户部持之。公上言,死不再生,逃不复业。卒得请会霖潦,将溢河堤,总兵将启东岸闸泄水。公日:‘奈何东岸七州县为鱼乎?请以身祷。’河堤动,左右却走,公山立,不变色。”这段记载,生动刻画出一位为民请命、身先士卒、临危不惧的清官形象。他在任力革弊政,黜耗羡,束胥吏,劝农桑,戒奢侈,止争斗,成效显著,百姓书“官清民安”四字张贴于门上。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陈鹏年升任江苏江宁知府。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有“陈青天”之称,但旋即被总督阿山诬陷下狱。最后,由于南京市民的抗议和商店罢市,再加上李光地等人的营救,陈鹏年才得以死里逃生。康熙帝把他“着革职,从宽免死”。后来又“着来京,在武英殿修书处效力”。

  此后,冤案得到平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陈鹏年复出,特授苏州知府。他到任即清理积案,禁止奢风恶俗。

  虽然,在苏州不到两年,但陈鹏年却做了许多深得民心之事。江南总督噶礼忌陈鹏年清正名声,欲加其罪,趁陈鹏年因公至镇江时将他羁留于镇江城隍庙,结果此事引发了苏州等地工商业者的罢市与民众的骚动。由于各方声援,加之康熙素知陈鹏年忠直,派刑部尚书张鹏翮明察后,下令宽免并命充武英殿纂修总裁官。

  在京修书期间,陈鹏年因经济拮据无钱租房,只得朝夕以殿庐为家。殿庐,即是殿旁庐幕,为朝臣候朝及值宿之所。

  

   去世时八旬老母室如悬磬

  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陈鹏年自请随已转任吏部尚书的张鹏翮查勘山东、河南河务。九月,黄河于河南武陟县马营口决堤,泛滥山东张秋、直隶长垣等处,形势堪忧。陈鹏年受命往视,上疏请于对岸上流广武山下别开引河,再于决口稍东处开引河,以分水势,然后渐次堵筑。奏人称旨。十一月,河道总督赵世显因治河不力被免,诏命陈鹏年署理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二月,马营口南坝尾再次决堤,陈鹏年上疏云:此处地势低洼,虽有引河,水流不畅,只有同时分引上流、疏引下流,方可制服水势,请于沁、黄交汇处对岸王家沟老黄河故道再开一引河,使河水往东南流入荥泽正河,然后堤工可成。诏命照此实行。

  当时,恰逢漕运总督施世纶去世,康熙又命陈鹏年兼摄之。自管理河工、漕运后,陈鹏年屡进治河方略,果断处理应急事件,深受朝廷嘉许,康熙赞其“担当识量,诚不愧古大臣矣”。雍正继位后,实授河道总督。虽为从一品大员,陈鹏年却经常食宿河堤,与卒役一起堵口疏流,不避寒暑,甚至常常废寝忘食,以致积劳成疾。秦家厂北坝尾合龙完工后,陈鹏年从此一病不起,雍正曾派医前往诊治,然已力竭病笃,于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五日逝于武陟工所。

  雍正闻讯痛悼,谕曰:“陈鹏年洁己奉公,实心为国。因河工决口,自请前往堵筑,寝食俱废,风雨不辞,积劳成疾,殁于工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磬。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赐银两千两以为殓葬,谥日“恪勤”,赐其母封诰,令照一品官例荫一子。灵柩初厝南北坝尾,后移灵清江浦(河道总督驻节地,山阳县内),官牟、役夫、居民数万人绕棺,莫不恻怛呼号。是年冬,入祀河南、江宁、西安名宦祠,武陟、清江两地建祠祭祀。

  策划/江南都市报记者陈明华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