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爸爸”转身之后

21.09.2015  21:04

  感动美国的“雨伞爸爸”转身了,这一转身不打紧,中国网友那种距离产生的美,立马被“不过如此”的不屑所淹没了。原因就是因为这张脸,出自中国。

  号称在短短13个小时内“感动了全球超过250万人”的这张照片,拍摄于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画面显示,滂沱大雨中,一对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亲穿着衬衫,手提公文包。尽管全身湿透,但是爸爸右手的雨伞仍坚定地举在儿子的头上,呵护着他不受风吹雨打。

  习惯于将国外的道德正能量拿来感动中国、批评中国人如何道德沦丧的人们,显然不会放过这次传播的机会,于是这张照片前几天在国内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收到了疯狂的刷屏效果。当然,不会漏了此中最煽情的几句话:“凌晨看到这张照片,在洗手间泪流不止”、“我一个人在纽约,正在床上大哭”、“马上打了电话给爸爸妈妈”……

  最新的消息说,雨伞爸爸是天津人,80后,曾在商务部工作,去年被公派到纽约。正面照片显示,这位名叫刘侨的男子,是个英俊的帅爸。

  尽管“雨伞爸爸”获知自己网络走红之后表示“希望做儿子的榜样与朋友,会为他撑起一片天、但不替他走人生路”,但传说中的“见光死”,还是发生在了这位纽约街头的中国爸爸与众多中国网友之间。网友评价从起初几乎一边倒的赞美与感动,或者最多属于育子方式的讨论,旋即变成了“正常不过”的小事一桩。更有网友断定这是主人公“想回国捞一把的炒作”。

  “雨伞爸爸”露脸,面对中国网友的这种“见光死”,再次验证了几十年前流传在中国人群中的那句“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今天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存在;更有甚者,现在是外国的道德也比中国的强了。

  其实最初的画面中,网友是能够细辨出雨中父子的华人背景的。但网友最初的盛赞,基本上忽略了这些,依然当成进化了的“洋道德”来感动的。而今剧情一推进,忽然有一种含金量大打折扣的心态,立即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身边,顿时觉得不过是“本能”了。网友中这些翻脸比翻书还要快的,看上去是一种“国外的道德更优越”的羡慕心态,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势利”心理在作怪。有些属于莫名的自卑,有些属于习惯性批判。总之“雨伞爸爸”一转身,便有一种被骗了的失落感,于是转向不屑。

  中国的父母中,像纽约街头淋了自己遮了孩子的舐犊场景,其实比比皆是。但是,很多国人总是表现出对身边的道德行为视而不见、对外来的道德却奉若圣贤的心态,实际上是一部分人迷失自我、失去自信的自轻自贱,是价值观失去定力之后、在传统道德文化上的一种崇洋媚外心态。

  中国确实有许多传统道德的流失,正在引起人们的种种焦虑,比如老人倒地要不要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欺诈与设防。但是,如果我们因为这种焦虑和批判,无视身边平凡人之间的感动,那么,我们便不只容易一脚踏进找不着北的妄自菲薄泥淖,也容易被一些人对于外界道德仰羡与膜拜之中参杂的虚伪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