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雨凡:“抗日雷剧”不该“禁播”处之

20.05.2015  13:08

  近日,刘翔妻子葛天主演的抗日剧因其“裤裆藏手榴弹”等大尺度情节引发网络热议,随后确认该电视剧将“停止播出、整治修改”。(东方网5月19日)

  其实,为博眼球、捞金将抗日题材的作品拍得像“限制片”、“弱智片”已经出现过多次,“空手投手榴弹炸飞机”、“手撕鬼子”甚至是“妇女勾引鬼子”的情节莫不是在一次次挑逗观众智商、秀下限!这次的禁播其实也不是第一次,早在两年,广电局就确定整治“抗日雷剧”或者直接禁播此类作品,在这里笔者不禁想问:雷剧在这片土壤中能一次次出现到底为何?禁播真的能将雷剧现象彻底根除吗?

  经济的不断提升让人们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影视作品则是一个简单易得的文化产品,在面对美剧、英剧烧脑带劲、剧情精彩,韩剧、日剧制作精良的状况下,似乎国产剧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于是各编剧、导演大显神通,让各种毫无价值甚至奇葩、低俗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它们往往漏洞百出或者用大尺度和秀弱智来吸引眼球,从而博得关注,成就所谓的注意力经济。虽然很多观众对其嗤之以鼻,但往往出于好奇去关注,正中下怀,所以便出现网友一边骂神剧、雷剧,一边又是收视率爆表的畸形现象,实在值得反思。

  而这种雷剧所折射出的问题绝对不是像带来网友铺天盖地的批评和不良的社会风气这么简单,深层次来说这更是一种文化危机。一方面这种雷剧出位博眼球是一种对历史的不尊重和亵渎,抗日这种宏大题材下,我们不能保证每一部创作的作品都是满满正能量又红又专,但至少不该太过偏离历史轨迹,不该将历史人物丑陋化;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文化自卑心理,需要从影视作品的创造中去谋得文化或者是历史认同感,当然这种行为除了偶尔自嗨一下,只会让别的国家的人感到无奈与可笑,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

  因此,作为雷剧产出方应该反思自己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作为雷剧的潜在消费者我们也应该对雷剧说“”。雷剧出现,网友铺天盖地批评,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之后再来禁播,虽然遏制住了继续恶化的现象,却弥补不了雷剧所产生的文化漏洞与危机,更不会对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显然,雷剧并不能通过简单的禁播就能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死灰复燃的现象会循环往复,禁播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