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总算停了 争分夺秒抢收水稻(图)

23.11.2015  15:55
雨总算停了 争分夺秒抢收水稻(图) - 上饶之窗
来源: www.srzc.com

种植户在处理倒伏的水稻。本报记者徐 铮摄

  11月22日下午1时许,天终于放晴,种粮大户周天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请来的5台收割机全部驶向田间,一个下午收割了30亩水稻。

  周天根在新干县洋峰办事处(洋峰垦殖场)承包农田,种了160亩晚稻。本来20天前就要收割,可是降雨不止,水稻遭遇水患不能收割,把他急坏了。

  收割时碰上持续阴雨天

  洋峰办事处有2300多亩农田,赣江支流沂江河在农田中穿行而过。种粮大户周生儿介绍,11月17日下午6时许,开始持续下大雨。18日下午,江水猛涨,漫过江堤,流向农田。周生儿有60亩农田地势较低,全部遭遇水浸,稻田中水深至少达1米。周生儿估算,水稻倒伏面积达40亩。

  事实上,洋峰办事处2000多亩水稻都因天气原因不能按时收割,稻田出现倒伏和掉粒现象,造成不小损失。

  而周天根22日下午虽抢收了30亩水稻,但此前已有10余亩稻田倒伏。阴雨天气持续20多天,无法收割水稻,这让种粮大户们经受煎熬。

  有经验的种田能手说,雨天无法用收割机收割,“稻谷是湿的,稻谷会黏在稻秆上,难以脱落。”而人工收割同样不可行:一是农村大多数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无人可请;二是即使能请来人,但一天至少150元的人工费也难以承受,更不用说一个劳动力一天的收割量也非常有限。

  每天天一亮,种粮大户们都瞪大眼睛望着天,期待老天放晴。可是,有时只是消停半天,水稻还未干,小雨或中雨又开始飘飘洒洒,不给人留下抢收的机会。

  11月19日上午,出了点太阳,种田大户老曾见缝插针,用3台收割机勉强抢收了20亩。而其他种植户还未反应过来,雨水再度来临。

  种植户透露,本来每亩水稻产量在600公斤左右,因天气原因,未及时收割,不少成熟的稻穗掉落在泥土中,每亩至少减产100公斤。另外,遭遇水浸后的泥土松弛,即使雨停后请收割机收割,每亩价格也将从80元提高到100元。

  在田间地头,周天根算了一笔账后感慨:目前估计至少损失6万元。如果之后的天气仍不能雨转晴,损失则更惨重。  只要能上岸 就不担心稻谷晾晒

  正值晚稻收获时节,可连日的阴雨天气让农民们无从下手,农田里满是随风飘摇的晚稻。据悉,类似冬汛罕见,只在1935年出现过一次,可谓80年一遇。

  周天根说,只要老天一周内不下雨,7名种植户承包的2000多亩水稻就能颗粒归仓。在周天根看来,只要稻谷上了岸,即使阴天也不怕。

  张德成承包的60亩水稻地势较高,没有遭遇水患,他利用不下雨的间隙,见缝插针收割了30亩。尽管天阴无法晾晒,但他并不担心。原来,张德成将稻谷收上岸后,就用汽车直接将湿漉漉的稻谷拉到离稻田不到5公里的工业园区,一卖了之。该工业园区有许多大米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有烘干机,大量收购湿稻谷。

  据种植户说,50公斤湿稻谷价格为90多元,而50公斤干稻谷能卖130元左右。不过,种植户觉得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既不用担心不出太阳无法晾晒问题,也减少了晾晒中的人工成本。

  加大补贴力度 粮食烘干机受宠

  11月份以来,我省以阴雨寡照天气为主,全省平均降雨184.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2.5倍,为1959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大降雨量;全省日照总时数平均为33小时,偏少59小时;全省平均气温为15.9℃,偏高1.3℃

  事实上,今年受不利天气影响,晚稻收割延后,粮食加工企业经常出现烘干机告急的情况。不少倒伏的晚稻稻穗已霉烂,根部发芽。没有烘干机,是众多种粮大户共同面临的难题。

  记者在南昌县蒋巷镇看到,一家烘干企业的机房门口堆放着上百袋稻谷,前来烘干稻谷的农户排成了长队。来自联圩乡的陈师傅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水稻,就焦急地排在队伍中。

  据介绍,蒋巷镇粮食烘干企业近几天加班加点每天处理粮食,但仍然有许多农民的粮食无法烘干。记者走访种粮大户时,一些大户都感慨地说:“现在种田成本越来越高,风险大,利润低。产前投入这么多,收获后哪还舍得投钱?”一名种粮大户说,人工费越来越贵,平均每亩投入上涨了300元。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粮食烘干机在市场渐渐受宠,有了用武之地。不单是因为天气,还因为烘干过的粮食清洁度提高了,品质提高,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其实,粮食烘干机早在几年前就纳入了我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截至去底,我省共补贴粮食烘干机400多台。为此,省农机部门将继续引导、鼓励烘干机制造企业升级产品、扩大产能、提高质量,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农机制造企业来我省投资兴业,建立专业的粮食烘干机制造基地。

  江西日报记者 杜金存 徐黎明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