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峡江:雨打风吹杨梅落 收入泡汤果农愁

24.06.2014  10:53

    6月23日上午,天色阴沉。峡江县水边镇义桥杨梅基地,一棵棵杨梅树被数场大雨冲洗得更加翠绿。树下,是一大片一大片掉落在地的杨梅。连续一周以上的大风大雨,不仅让成熟的杨梅纷纷坠落,也让果农的致富梦化为泡影。

     遭遇阴雨天

    谢光晓是水边镇霞洲村人,在义桥杨梅基地种有77亩杨梅树,今年进入盛果期。6月初,老谢看着一株株枝头都压弯了的杨梅树喜上眉梢。

    老谢估算,今年产量至少有2.5万公斤,就算每公斤卖16元,收入也有40万元。

    6月9日左右,杨梅上市。不少尝鲜的市民陆陆续续走进果园采摘。老谢也花高价请来当地民众采摘,运到批发市场或在国道两旁摆摊销售。开局还算不错。起初,每公斤能卖到20元。但好景不长,没几天,价格降到每公斤16元。后来,价格更像坐上过山车,直线下滑,每公斤降到12元、8元。价格降了点,果农还能接受,关键的是,风雨天来搅局。

    6月16日,天气骤变,大雨如注,强劲的大风将杨梅树刮得呼啦啦响。早晨,当果农看到树底下成片的杨梅时,心都碎了。

    老谢说,成熟的杨梅最怕雨打风吹。杨梅浸透雨水后,大风一刮,往往会掉落一地。

    谁也无法阻挡风雨天的侵袭。杨梅基地,从此少了果农的欢笑声。果农说,天一下雨,山地更加泥泞,几乎没有游客前来基地采摘杨梅,批发商也不上门收购。在国道边摆摊售卖,也少人购买。

     销售犯了难

    果农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成熟的杨梅雨打风吹去。此时,杨梅价格降到每公斤8元或6元。

    曾菊根种有80亩杨梅树。“这些天天天下雨,杨梅掉得满地都是,损失惨重!”曾菊根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果农的销售渠道较狭窄。他们大多靠坐等上门,很少有人主动出击。往年,天气好,前来果园采摘的市民多,加上在国道两边售卖,滞销情况不会很严重。今年,大风大雨来袭,不仅造成销售难,更主要的是让成熟的杨梅提前掉落,没有掉落的杨梅,遇到雨水后也会加快霉烂进度。这对于果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谢光晓的女儿谢菲远在浙江工作,连日来的暴雨天气让她心急如焚。她找来吉安市的黄页,拨打数十家公司与单位的电话,联系销售事宜,但收效甚微。现在,即使将价钱降到每公斤3元,也少有人动心。

    曾菊根本来打算将积压的杨梅卖给本地一家杨梅酒厂,但老板今年与广州一客商签订了100吨合同,勉强买了他300公斤杨梅。

     果农损失大

    谢光晓说,今年杨梅销售基本告一段落,一番风吹雨打后,树上只有少量杨梅了。雨水天气让其杨梅至少减产严重,今年老谢家的杨梅仅买了3万元。他说:“除去人工成本、肥料等,基本没赚钱。

    曾菊根家的情况也差不多。树上还挂有5000公斤左右的杨梅,但连续多天下雨,多数杨梅已发霉,基本卖不出去了。据他介绍,今年杨梅销售了2000公斤左右,仅卖了3万元钱,风雨打落的杨梅达5000公斤。

    据了解, 义桥杨梅基地共1000多亩杨梅树,种植户有20余户,因风雨天侵袭造成的损失,当地相关部门暂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当地种植户只用“损失惨重”来形容眼下的遭遇。

    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杨梅成熟期遭遇强降雨,大大地影响杨梅的采摘销售和质量保鲜,给杨梅采摘销售带来压力,尽管农业部门也在想办法,但目前还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省社科院专家认为,该杨梅基地目前只停留在采摘、销售这种传统、粗放的经营阶段。这种经营方式不仅效益有限,而且抗风险能力也差,如出现恶劣天气时,常常影响种植户的收益。虽然当地也有人在经营杨梅酒等深加工产品,但是没规模,效益不明显,先进的冷藏技术更是空白。

    专家建议,当地应完善销售机制,同时大力发展杨梅果酒、杨梅蜜饯、杨梅干红等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销售链。这样才不用担心恶劣天气来搅局。

    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杜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