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思雨:高校教师应多谈称职,少谈职称

30.04.2015  14:23

  中国青年网4月28日报道,目前不少高校教师都遭遇了职称评定的困境。清华大学某副教授就坦言,自己同系内的30名副教授都在争夺一年仅有一个的晋升指标。

  其实,教师职称评定被诟病已久。首先,是国内较为主流的职称评定标准都以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作为硬性指标,而忽略了对更重要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考察,使得许多教师为了追求名利而本末倒置,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使得一些钟情于教学的老师因评不上职称而受到冷落。另一方面,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密切相关,而晋升指标又如此之少,不易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不幸的是,不少职称评定成为了学校领导的“专属福利”,在这种情况下更是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笔者认为,科研论文虽然有足够的分量能够证明一位教师的学术理论水平,但在考核评价标准上过度倚重科研论文,势必会影响教师对教育良知的坚守。目前,大学校园中有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科研做得不好的老师才去教书,导致大学的教学质量已经呈现下滑趋势。如此情形之下,教师回归“老本行”迫在眉睫,多谈称职、少谈职称应成为他们在平衡两者关系时的最佳选择。而要想改变职称评定的现状,还需要多方的努力。

  首先,教师的考核标准亟需调整。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考察评价只占了极小的比例,这使得一些师德缺失的教师常抱有敷衍了事的心态,不认真备课,糊弄学生,只急功近利地搞研究,甚至还将负面情绪带上课堂,向学生发牢骚、泄私愤。这种浮躁的风气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与理念,影响了学校优良学术氛围的营造。教师的考评标准,应更多的转移到对教学能力和质量的评估上来,将学生作为主体,建立健康有序的评估体系;而把科研与教学分开评估,也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之一,相对独立的职称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师的发展。

  其次,应弱化职称与工资待遇之间的关系。职称之所以为众多教师所追逐,正是因为它背后的名与利,这无疑玷污了教育的纯洁性与崇高性。弱化职称与工资待遇之间的关系,而以专门的科研奖项代之,有利于教师寻找到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平衡点,净化高校的竞争环境。

  最后,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应逐步“去行政化”,科研项目的申请应逐步“去关系化”。越来越多的职称评定名额落入领导手中,使得一线教师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让高校教师感到受“剥削”的还有,很多科研项目的申请都是“凭关系”,有“位子”的人搞到项目再承包出去,这使得缺乏资源的教师很难得到机会,造成了申请体制的不公平不公正。因此,对于教师职称评定和科研项目申请的监管和惩处力度还有待加强,相关的体系、制度建设也有待完善。

  教学是教师的本业,学校应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空间和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让教师多谈称职、少谈职称,才能使教学不再只是个良心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