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程:“90后傍大款”需要正确指引

25.05.2015  12:32

  人人网曾对2573名90后大学生开展了“如何看待‘傍大款’”的爱情观调查。结果显示:67.7%的90后大学生表示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自己不会去做;20.4%的人表示强烈反对、厌恶这种行为;7.1%的人称这种说法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4.8%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自己也想尝试。

  首先说,假如对这2573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够代表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念的话,我为此感到欣慰。

  “67.7%的90后大学生表示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自己不会去做”。从中你会看到大多数大学生的理智和价值观念的正确。这里表明了两个观点,其一是“无可厚非”。这是针对这种现象或者说是对他人的观念的看法,我认为是很理智的,每个人都想追求且有权利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的丰厚,所谓的“傍大款”也只不过是实现这种追求遴选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尽管失败者众多,但成功者也是存在的。他人愿意冒险成功,愿意享受这种追求过程当中的浪漫和刺激,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其二是“自己不会去做”。这是阐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道出了当代年轻人在人生旅途中的谨慎抉择,把做人的尊严和他们的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20.4%的表示强烈反对、厌恶这种行为”。这一部分人,可能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厌恶”型,这些孩子,受其长辈的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他们认为“傍大款”是自我迷失,是人格沦陷。这种态度看起来好像有些保守,有些偏激,但我预测他们的人生之路一定会少有挫折、少有坎坷,虽然平淡,也同样不失精彩。其二是“反对”型,他们把概念分析得清楚,理解得透彻。先是“”和“”的区别,“”是依靠、依托,是身体的贴近,是利益的驱使。“”是结合、连接,是心的相通,是爱的果实。再就是“爱情”与“金钱”的位置,对既有“”又有“”的向往是人之常情,而把什么放在首位才是最重要的选择,孰是孰非,纵观几千年历史的验证,答案无需赘述。“大款”也是人,只是多了一点可支配的“身外之物”,“金钱”只是生活的附属物,可多可少,“爱情”确是生活的必需品,绝不能可有可无。所以说,“大款”可“”,但前提是必先有“”,“大款”不可“”,因结果是必会有“”。

  7.1%和4.8%的两部分人群,加起来也就占了百分之十几,我认为他们是受年龄和生活阅历所限,显得在观念上的不成熟,也符合青春期孩子们的探索、逐新或猎奇的心理,他们甚至无法想象到那么远的尝试结果,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正确教育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