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霾伏海南恐难独善其身 专家建议联防联控

12.12.2013  10:12

  受内地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及本地地理气象条件和局地污染源排放等影响,海南省空气质量连日来明显下降。气象及环境专家认为,海南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进入12月以来,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大部分地区,国家气象部门连续一周发布全国性的雾霾双预警,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近日,北方在大风和冷空气影响下,空气质量改善,但是南方受大区域气团影响,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多座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海南多个市县同步出现轻度污染。

  海南省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表明,海口、三亚近期空气质量下降,其中海口12月4、7、8日三天出现轻度污染等,10日出现中度污染;三亚12月5、6、7、10日四天出现轻度污染。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保光介绍,海南空气质量下降主要受大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影响,还与本地地理气象条件和局地污染源排放有关。采用大气污染输送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当华中、华南地区集中出现轻度到中度污染天气,含有大量污染物的气团通过远距离输送抵达海南省,造成海口、三亚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延迟性下降。据分析,12月4至10日抵达海南省的气流主要来自于华中华南地区的大陆性气团。

  海南大学环境专家分析,中国今年实施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后,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变化也特别敏感。近期海南环境空气质量下降,与全国大范围空气污染基本同步,受特定气象条件下大气远距离污染物输送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从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空气质量区域性影响日益严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气象专家表示,在冬季节,海南容易发生逆温天气,当逆温出现时,大气稳定,容易造成污染物的聚集,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陆性气团远距离迁移带来污染物,遇到逆温的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累积,大气污染进一步加重。(记者 宁远)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